二十三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童话及童话的基本特征。(2)明确本文作者通过大胆的想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写法。【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2)培养学生大胆、丰富的想象、联想的能力及创新精神。(3)在学生活动中,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爱心的神奇力量,从而激发学生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操。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本文体现的爱心。【难点】学习运用丰富的想象写作。课时安排1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知道哪些星的名字?(大熊星座、小熊星座、天龙座……)大熊星座就是北斗七星,请一位同学上来简单的画出北斗七星。(画在黑板的右下)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来的吗?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本,学习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1、走近作者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天才艺术家”。12、什么是童话?童话的特征是什么?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故事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举凡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3、积累字词清澈(chè)瞬(shùn)间干涸(hé)唾(tuò)沫绊(bàn)倒舔(tiǎn)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焦渴:非常渴。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点拨】(概括文章内容,应注意时间、人物、事件的介绍。)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的故事。5、理清文章结构【点拨】第1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第2----3段,故事的发生和发展;第4段,故事的结局。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1、“干旱之年”是故事的背景,请你找出反映旱情严重的词,想一想,他们有何作用?【点拨】关键词:干涸、干枯、焦渴、所有、三个“都”作用:为下文表现小姑娘让水的可贵做铺垫。2、快速阅读课文,回答:(1)水罐是神奇的,神奇在哪?(2)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每一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变化原因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将水省给母亲喝倒水给小狗喝母亲让水给小姑娘喝小姑娘把水让给过路人喝水罐的变化变出了水变得端端正正木的变成银的银的变成金的变出了钻石、水流、星星爱心的力量(4)文中所写的有哪些爱?(黑板正中间)3、探究文章最后说“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你觉得作者安排七颗钻石变成大熊星座好吗?这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祝愿?大熊星座孝顺之爱对陌生人的爱对动物的爱母爱3爱满人间创造奇迹【点拨】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人们需要的时候,普照人间,指明方向!4、心的领悟,爱的箴言仿写:从这里,我懂得了。例句:从这里,我懂得了---------爱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加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即使你身无分文,只要你拥有一颗爱心,你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爱心是一座连接你我的桥梁,使人们之间的距离缩短。/爱心是一泓出现在沙漠的泉水,使长途跋涉的人品味到滋润甘甜。5、歌曲《爱的奉献》。6、练一练,大胆想象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的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四、总结反思拓展延伸童话中小姑娘的爱心就像钻石一样晶莹剔透,生活中也有许多爱心故事感人至深。同学们,你还知道哪些爱心故事?说一说你身边的爱心故事。动听的歌曲里动人的故事1999年10月3日,本该愉快的假日里,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在高高的缆车上放飞他们的欢笑,欣赏着被枫叶染红的峡谷美景。就在这时,缆车突然间离开了缆索,急速地坠落。十几条生命一瞬间就要消失了。就在缆车坠地的一刹那,父母用双手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