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市第三小学教案学科音乐班级四年级执笔人王金刚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五课童心学习目标表演《荡秋千》、聆听《山童》。教学重点表演《荡秋千》,体验其童心童趣。教学难点十六分音符、附点四分符点节奏要唱好。教具准备录音机、电子琴、课件课时安排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表演《荡秋千》:1.荡秋千既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很有乐趣的休闲活动,儿童特别爱玩。贵州的仡佬族儿歌中的玩荡秋千是多么有趣!2.听范唱,唱一遍歌,唱一遍曲。设问你能听出这里有几句是重复的乐句。3.学唱第一乐段曲调。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学。(1)提示:这是一首欢乐的歌曲,速度应该稍快,但在开始学唱曲调时,可放慢速度。另外学唱曲调必需要打拍子或划2/4拍指挥图。(2)难点与重点: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附点四分符点节奏要唱好;两处的大跳要唱准;八分休止符要断开。4.学唱第二乐段曲调。学生自学。5.用稍快的速度流畅地唱全曲。6.欢快地表现儿童们在荡秋千时高兴玩耍的情景,有感情地表演《荡秋千》。三、聆听《山童》:1.合唱曲《山童》音调民族风格浓郁,歌词充满童趣,形象生动,内容带陈述性,层层深入,很受听众喜欢。2.欣赏两次:第一次了解一下表现的内容,第二次从音乐中领悟山童在山间的活动,从而获得主题——童年多美好的意境。四、课堂小结,下课。修改意见灵宝市第三小学教案学科音乐班级四年级执笔人王金刚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五课童心学习目标学唱并表演《童心是小鸟》,体验四季中的欢乐情绪,并进行创作表演。教学重点体验乐曲的情绪变化。教学难点准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节奏和休止符的演唱方法。教具准备录音机、电子琴、课件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欣赏《童心是小鸟》音乐,讨论:说说看这首歌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速度较快,是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二、学唱歌曲1、分析歌曲结构:介绍三拍子歌曲特点,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三拍,声音特点是强、弱、弱的规律。2、播放《童心是小鸟》音乐学生带着三拍子的强弱规律一起再欣赏音乐3、朗诵歌词。学生有感情的朗诵好歌词。4、划三拍子指挥图示,注意休止符停顿5、学生边划拍边有节奏的朗读歌词,可用吸气代替。6、学唱附点四分音符7、教师范唱前四句,学生学唱前四句,强调休止符和附点节奏。8、学生找出相同或相似的乐句,教师范唱,学生模唱,解决八分休止符的唱法!9、学生跟琴用“La”哼唱旋律,在有错误的地方教师引导提示。10、让学生自己说出反复记号的意义和作用,老师分句教唱反复记号以内的曲调。11、加上歌词演唱歌曲《童心是小鸟》三、表演歌曲。学生有在演唱形式上做了变化,有的加上了动作,有加上了节奏,四、小结修改意见灵宝市第三小学教案学科音乐班级四年级执笔人王金刚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第五课童心学习目标复习《荡秋千》、《童心是小鸟》,聆听《节日舞》。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表演两首歌曲,体验其童心童趣。教学难点十六分音符、附点四分符点节奏要唱好。教具准备录音机、电子琴、课件课时安排第3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歌曲1、表演《荡秋千》重难点强调:十六分音符的节奏、附点四分符点节奏要唱好;两处的大跳要唱准;八分休止符要断开。2、表演《童心是小鸟》要求:速度较快,欢快活泼二、聆听《节日舞》:1.简介:在这首作品是我国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专门为儿童谱写的钢琴曲----《快乐的节日》第五首《节日舞》2.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交流时追问:这首乐曲为什么会带给我们欢快的感觉呢?3.初步熟悉乐曲后,让学生跟琴用稍慢的速度哼唱一下乐曲主题。再次聆听时边听边用手指表示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说说每次出现时有什么不同(乐曲主题共出现了6次,每次主题分别在中音区和高音区各重复一遍)4.再次聆听乐曲,请学生用高低不同的动作来表示乐曲主题的变化,同时随音乐律动,体验音乐的舞蹈性。5.引导学生探究乐曲节奏上的一些特点:(1)有没有发现这段主题的节奏是怎样的?(2)这段节奏让你想到了什么?(少先队员敲队鼓)修改意见灵宝市第三小学教案学科音乐班级四年级执笔人王金刚执教时间年月日课题期中复习教学内容复习第1课—第5课学过的歌曲学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