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学习目标】1.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史实。2.理解科举制的影响,培养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活动方案】活动一掌握科举制的诞生及发展完善的史实。1.详细阅读课本,完成下表。阶段关键人物主要贡献形成(隋朝)完善(唐朝)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代选官采取「察举」及「徵辟」,两者都需过考察人物品行加以衡定,然而此一制度,日渐为世家所垄断,名不副实。魏朝后采取「九品中正制」,后来九品中正制已经不适应需要,许多地主知识分子要求参与政权,隋朝统一全国后需要大量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材料二:“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1)阅读材料一结合课文,说说隋朝为什么要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因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材料二来看,科举考试最大的受益者是谁?为什么?活动二理解科举制的影响。1.阅读材料结合课本小组归纳科举制的影响。有位历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选拔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科举制度对维护中国的统一和保持一个令人尊敬的文明水准,起了比任何其他制度更大的作用。”(1)科举制改善了__________使有才识的读书人可以入朝为官;(2)科举制促进了__________的发展;(3)科举制促进了__________的发展;(4)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末才被废除。2.讨论比较隋唐科举考试和当今学校考试的不同点。(组内进行,全班展示,比一比,看哪一组完成得好)隋唐科举考试在科目设置上偏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今学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隋唐科举考试在考试内容上偏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今学校考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隋唐科举考试考试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当今学校考试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走进历史,感悟历史:学习了科举制后,想一想,你对现在学校的考试制度和考试形式满意吗?你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检测反馈】1.科举制度创立于()A.三国时期B.南北朝时期C.隋朝时D.唐朝时2.科举制度正式创立时的皇帝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宗D.唐太宗3.开创“殿试”先例的皇帝是()A.隋炀帝B.武则天C.唐高宗D.唐玄宗4.进士科是什么时候开设的?()A.隋文帝时B.隋炀帝时C.唐高祖时D.唐太宗时5.明经考试的主要内容是()A.儒家经书B.诗赋C.时务策D.书法、算学6.在下列人物中,首创武举的是()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7.下列对科举制叙述不正确的是()A.科举制诞生在隋朝B.唐朝时科举制逐渐完善C.唐太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D.科举制度促进了封建社会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巩固提升】一、选择题1.魏晋时期,选拔官员依据的主要标准是()A.才能和学识B.门第和出身C.民族和地域D.等级和财产2.科举制度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最早采用这种办法的是()A.隋文帝B.隋炀帝C.唐太宗D.唐玄宗3.诗赋成为科举制中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始于()A.隋炀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4.唐朝青年李进是非常有名的骑射好手。他去洛阳参加科举考试考中,这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个皇帝统治时()A.唐高祖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5.唐朝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是()A.参加科举考试B.辛勤耕作C.作战立功D.经商致富6.唐太宗看到很多中举士子鱼贯而出时高兴地说:天下人才都为我所用了。这一记载()A.反映了我国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B.能说明唐朝科举制实施情况C.属于后人杜撰且不符合当时情况D.说明了唐太宗善于虚心纳谏7.唐朝诗歌繁荣的直接原因是()A.皇帝的爱好B.进士科重视考诗赋C.诗人辈出D.教育事业的发展8.科举考试考中进士科考试考取第一名的称()A.冠军B.状元C.榜眼D.探花9.科举考试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1300多年,废除的时间为()A.清朝初年B.清朝末年C.明朝初年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