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老师:您们好!《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课题由商州区金陵寺镇房店小学向商洛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申报,2014年7月被商洛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课题性质是基础教育教学微型课题,编号:skjy20140014。现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请各位专家、领导对课题研究实施方案进行指正、审议。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我校是一所山区农村完全小学,共有六个教学班,121名学生,15名教师,我们对全校3-6年级名83名学生的作文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经调查、分析,从平时的作文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待作文持任务观念,写作文处于压迫式的状态——“要我写,只得写”,遇到作文脑子里一篇空白,为了完成一篇作文任务五花八门,要么东翻西找、东拼西凑,要么冥思苦想、胡编乱造,出现从作文书中随手抄袭现象非常严重,例如出现和作文书中的人名、地名、时间相同,自己没有去过黄山,竟然写黄山奇松;自己生活在乡村却写的是城市题材;甚至闹出班上五、六个同学的作文竟然雷同,一模一样的笑话。农村小学生作文的总体情况让人不容乐观,完成的习作呈现出主题不明,条理不清,语言组织能力差,语句不通,语言既不优美,也不生动,内容干瘪,也很不真实,要求的字数更不用说达不到,即使个别学生自己真实所写,但闭门造车现象非常严重。从教师方面调查、分析,有的教师仅限于每学期的8篇作文教学,课堂作文教学效率低,有的教师虽然要求学生坚持写日记,但没有持之以恒,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写周记但没有及时批阅。教师之过,学生之错,导致我校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很差,这一现实问题刻不容缓、亟待解决。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无论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是为学生今后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广阔、更优质的空间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同时,作文在小学语文试卷中占到相当大的比重。但农村小学语文考卷中作文通常大量失分,显而易见地暴露出了我们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缺陷和不足。重新审视新课程改革和教育理念,坚决不能失去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切实做好平常的作文指导工作,培养好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作文教学上“教师应授之以渔”,做好教师应以引领、合作为切入点与学生共同走进生活、感受生活、领悟生活,让学生作遇到作文时胸有成竹,作为农村的语文教师应切实肩负起研究、解决和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普遍低下的这一现实问题。我们课题组的三个教师都是具有很强的教育科研意识和从事科研的能力,希望通过教育科研提升自己并探究出行之有效的关于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些方法与途径,以便助于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同仁共勉。2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作文指导——是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开展的一系列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的作文教学活动,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作文对象,从丰富作文内容着手,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培养学生作文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作文策略。农村小学生——是指地处乡下及边远一带,受条件限制,见识少,知识面不广,淳朴,朴素,就读于教学条件相对较差农村学校的小学生,他们大部分是农民兄弟的孩子作文能力——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这种认识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统称,就叫做作文能力。“小学生作文能力”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据此,应从农村小学生作文教学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依据新课程理念与有效教学的理念、生活教育理论、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特征和教学实施要求,通过作文教学内容形式、方法以及典型作文教学课例的设计、实践和分析总结,对如何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进行研究,探究关于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一些方法与途径,为广大农村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提供指导和帮助,本课题的重点是如何指导和提高农村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