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天下书为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及受到的启发。3、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热爱。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导课示标:1、了解上节课所学内容:了解了作者带一本书旅行的理由和作者的读书方法。(板书:以书为侣:原因方法)2、了解了作者的选择,通过上一节课学习,你对作者有什么印象?(作者特别爱书,而且很会阅读。)3、既然作者如此热爱书,爱读书,我们应该怎么读课题?(板书课题齐读)师:本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请看本节课的目标: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我能体会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及反复读书的方法,和受到启发。师:目标大家都清楚了,你们有信心完成吗?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出示自学指导一)师:请看自学合作展示方案一: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作者为什么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呢?2、他反复读一本书的方法是什么?(根据自学指导先自学,自学完成后对子互助,四人探究,然后组长带领全组同学交流自学指导中的问题,商讨并确定展示方案,做好人员分工。)⑴生自学,师巡视。⑵分小组检测。⑶其他小组评价补充并质疑,师小结。三、第二次“先学后教”(出示自学指导二)师:请问同学们看自学合作展示方案二。(小组合作学习)大家先思考再小组交流,作者读书的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5分钟后汇报)1、生思考交流,师巡视。2、汇报(指多名学生代表本小组回答,只要学生谈出体会就可以)四、阅读链接,升华情感师:请大家放声朗读《神奇的书》。1、画出书神奇的地方。2、想一想作者怎么表达的。3、学习了课文,读了这首诗,谈谈你对书、对读书的感受,诵读这首诗歌。五、当堂训练一、你知道吗(文学常识)?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女作家__________,生于1924年,曾获英国《___________》小说奖。本文是一篇_________散文,“___________”是本文的特点。作者以____________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2、课文中,作者认为反复地读一本书,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次阅读总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新的惊喜,以新鲜的比喻来说明了走遍天下选择以书为侣的原因。二、理解感悟(文章阅读)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所以,我愿意坐在自己的船里,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断,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再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最后,我会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①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它②是你自己的东西,因为世上没有两个人会用同一种方式读同一本书。1、文中省略号的用法属于:()A、列举内容的省略B、语意未尽或话未说C、声音断续不连贯D、话题转化或语意转折2、文中与课文的题目《走遍天下书为侣》相呼应、相对照的一句话是:-------------------------------------------------------------3、标有①②的加点字在文中各具体指代什么。(1)“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它”,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读了这几段文字,你受到了哪些方面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板书设计:理由朋友、家、故地走遍天下书为侣方法首先…然后…最后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