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音乐教育新体系,融汇现代信息新技术——2016年海盐中小学音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交流会暨学科疑难问题解决培训活动在天宁小学举行。4月26日,2016年海盐中小学音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交流会暨学科疑难问题解决培训活动在天宁小学举行。中国研修网专家邵力老师出席并对音乐信息技术提升第三阶段课堂教学视频录制等相关内容进行指导。本次活动邀请了杭州江南实验学校的两位老师(唐盈、吴丽媛)进行基于“音乐教育新体系”的主题,进行两节音乐课堂展示。活动还邀请到了音乐特级教师,杭州市滨江区教师进修学校叶丽慧老师做“音乐教育新体系,探究音乐教学新思路”的讲座。课前县教研员沈慧凯老师对大家进行了听评课指导。沈老师从教学目的的制定与达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信息技术的融入、教学效果的呈现等几大看点给大家进行课前听评课指导,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从听课中提炼出一些宝贵经验。上午第一节课堂展示是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吴丽媛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的《动物说话》。课堂上,吴老师从一年级学生的学情出发,根据他们先有的学习基础,用简单的“走路、拍手、立正、敬礼”四个动作设计了简单的律动,加上多媒体音响设备播放音乐,让学生快速地融入了课堂。接着,在一段有意思地自我介绍中,巧妙地让学生感受到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时值之间的变化,快速地解决了《动物说话》这首歌曲的难点节奏。而一年级的学生们在自主地跟唱、拍手、走路,小乐器表演中也初次体会到了音乐的魅力。第二节课是杭州江南实验学校唐盈老师执教七年级上册的《牧歌》。唐老师运用多媒体音响设备播放原版蒙语歌曲,利用制作精美的ppt课件图片加上形象贴切地指挥动作,拓宽学生想象空间,将同伴互助巧妙地融入到了课堂中,在模仿、自主经验活动中快速学会歌曲。唐老师还巧妙地把学生们以前二年级学过的歌曲《草原上》的旋律和《牧歌》结合成一个二声部歌曲,关注学生以学习过的经验,结合新的东西融会贯通。下午,全体学员聆听了杭州市滨江区教师进修学校音乐特级教师叶丽慧老师带来的讲座《在动作中走进音乐》。叶老师说到,音乐教育新体系追求的是一个过程,它是基于“要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的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地情感体验,丰富多样的音乐活动经验为目标。它具有连续性,从听觉至表现,在课堂自主中不断反复产生体验及经验。然后,叶老师对“如何将动作和音乐形式巧妙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一一举例。她通过自己设计的《法国号》、《念故乡》等歌曲的动作,分别邀请了两组学员进行互动。大家在叶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简单的慢速拍手与快速拍手,同伴之间互动拍手、行走,感受到了节奏型、乐句、乐段的变化。接着,叶老师又给大家展示了手指形态(点状、线状、点成线、点成面、摆动等)与《水族馆》这首乐曲中旋律起伏,节奏特点的巧妙融合。大家深切感受到动作形态与音乐形式之间的紧密联系,即在设计中既要遵循两者内在联系,也要表现出承载体验内容。最后,来自研修网的专家邵力老师针对中小学音乐信息技术提升第三阶段视频提交时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大家进行了详细地讲解。通过此次活动,我们不仅从精彩的课例与讲座中,对音乐教育新体系有了更加清晰、深刻地理解,也对今后的音乐教学之路有了进一步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