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峦在湖北省小学语文教研成果展示暨学术交流大会的讲话(摘录整理)我希望语文课有以下的突破: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要能提出整合的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里要突出本年段的语言训练点,要把语言训练点、能力培养点、方法习得点搞得十分明确。二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要创新。也就是要简化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坚决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的做法。把教学重点、把教学的策略定在理解语言品味语言上,要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第三个突破是,在课堂上学生要真学,要充分地学,教师善于导,有效地指导课堂上要展示真实的教学过程,老师导学的功力、导学的本领要体现在学生要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投入学习的热情,丰富多样的,全员参与的语文训练,学生要学有所获。第四个突破,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教学内容要简约,教学环节要简化,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要简便。教学态度要亲和,教学语言要质朴,做到简中求实,简中求活,丰格多样,百花齐放。我们走在前进的路上,语文意识、基础的意识、文本意识、训练意识要加强.注重挖掘语言训练点,在有限的四十分钟里,老师们努力体现注重自主学习读中感悟,指导方法,培养能力。我们的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教学实效性不强的原因第一,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我们的语文教学偏向了人文性。特别在公开课上表现很明显。我们在进行繁的内容分析,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在语言训练不很落实。表现在重内容轻语言,重文学轻文章,重感悟轻训练,重拔高轻基础。是语文的功能和任务是教学生学习语言,要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一篇篇课文承载丰厚的人文文化。在学习过程中必然受到思想的熏陶文化的陶冶,得到美的启迪。在进行听说读写中获得的,而不需要外在的人为的深挖洞。第二,教学目标的阶段性不明,各个年段都在分析内容上用力,教学目标越位、不到位的情况同时存在。明显的表现是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向中年级靠,中年级的阅读教学向高年级靠,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向中学靠,在分析内容上层层拔高要求。甚至高年级的阅读语文课有文学作品分析课,文学作品赏析课的苗头。特级教师比较明显。譬如低年级如果把宝贵的教学时间更多地用在课文内容频繁的提问、频繁的答问上,用在理解课文内容上,势必减少识字、学词、写字、朗读课文的时间,低年级就进行内容分析就叫越位,低年级忽视识字、学词、写字就叫不到位。为什么,课标讲得很清楚,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以识字、写字为重点。课标的修订稿在加强识字教学,特别是加强写字教学上有重重的增加了一笔,有更详细的要求。再譬如中年级应该重视理解词句,加强段的教学。高年级应该在篇的教学中注重领悟文章的基本写法。现在的情况是,往往注重得意而忘言。要认真学习课标各年段的教学目标,要明确这个学段学生应该学什么,不学什么,我们应该教什么,不教什么,我们整个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起步阶段。一定要把握各年段的要求。第三个原因,字词教学、写字教学普遍有所忽视。小学各学段都应该重视字词教学、写字教学。低年级花在识字、写字教学的时间少了,高年级对识字、写字更加的不重视。认识3000字,会写2500个字,掌握2500个字组成的6000个常用词,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底线。我们目前的教学,特别是公开课,很难看到学生写字,或蜻蜒点水。把大量的识字、写字时间丢到课外去了。很少课堂上有指导学生积累词语、运用词语。这样发展下去,必然导致识字质量的下降,写字质量的滑坡,错别字增多,词汇量下降学生词不达意。第四个原因,阅读教学找不准起点,抓不准重点。教学上的浪费,一方面表现在过于深究课文内容上,学生已经明白的地方提问频频,喋喋不休。教学的起点在哪里?孔圣人早就说过教学的起点应在学生的“愤”“悱”之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愤悱是极其正常的、时有发生的学生学习的困境。我们老师怎样能捕捉到学生的愤悱之处呢?一定让学生自学,一定要让学生质疑问难。老师在教学中一定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情,察言观色,要全身心地投入到和学生共同学习当中,这样才能发现,这个愤悱境,学生的最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