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总体来说四年级是儿童成长的一个关键期。四年级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这时候的四年级开始转变思想方法,从过去笼统的印象转变为具体的分析,偏重对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非常难引导,身体方面有高矮胖瘦,心理方面:四年级孩子开始从被动的学习主体向主动的学习主体转变,小时候看不懂,听不懂的一些知识,现在很快可以搞明白,知识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四年级的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思维形式向抽象思维过渡,可以进行复杂的分析,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受大人控制,有一点叛逆。四年级孩子注意力增强,注意力的稳定性由15~20分钟提高到20~30分钟。孩子的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9~11岁)以后,书面言语水平逐步超过口头言语水平。根据这一变化,数学开始接触小数、面积、进率等比较复杂的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概括、对比和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四年级也是强化良好习惯和改变不良习惯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是在小学中低年级,孩子在小学中低年级以前形成的学习习惯比较容易改变,而四年级以后,除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四年级同样也是小学教育的重要转折期。随着四年级课程增加,作业量增大老师会像对待大人一样要求去学习。这时候要求四年级孩子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要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例如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养成必要的数学思维习惯等。四年级孩子开始形成自我评价的意识,但是,这种自我评价在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别人的评价,所以对孩子的欣赏和鼓励仍然是孩子进步的关键。就具体情况来说,本班学生大多数为留守儿童,感情缺失,习惯较差,基础知识不太扎实,学习情况层次差别大,学习主动性不够,因此需在导学案中详细描述各个环节,并明确各个环节的任务,习题设计分层次。设计思路:第一部分:(课前活动)1、复习反馈设计前一课的习题,用以检测反馈学习效果。2、明确学习内容。3、明确学习目标,围绕目标进行学习。4、明确此部分知识的重难点。5、出示预习提纲,帮助学生合理预习。(此部分内容在新课的前一天布置给学生自主完成。)第二部分:(探究展示)第一栏(自主学习)1、数学思考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文本探究,学生结合本部分所提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足学习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通过问题逐步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3、学习致用,用来巩固规律和检查规律是否掌握。第二栏(合作探究)1、在第一栏完成基础上合作交流探究,两人小对子主要针对帮扶小组,进行帮扶(疑难讲解不是答案复制)2、小组合作,小组内部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并总结方法..第三栏:(帮扶展示)1、在第二栏完成的基础上,针对于例题概念和应用分为两个展示,展示1是针对于小数移动的概念分为两各层次(帮扶,板书展示),展示2是针对于小数移动的移动也分为两各层次(帮扶,板书展示),帮扶展示是针对于小组内基础理解能力欠缺的同学设计的展示,目的是夯实基础,板书展示是针对小组全部成员的展示,组员全部参与,分工合作。展示可以以提问,叙述等多种形式,把自己所自学到的内容进行展示,可以和其他同学进行互动。达到层次教学,全员参与的目的。(本环节设计的内容在课堂上完成。)第三部分:(达标检测)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层次设计三个层次的练习题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夯实基础部分设计习题基础性的习题进行概念的强化,也是针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进行知识的强化。巩固拓展部分设计了一些拓展的延伸的习题进行训练,主要针对中间学生进行的训练,也是对知识的应用。成风破浪部分设计提高题,针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进行提高练习。第四部分:自我评价部分有四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第五部分设计了自我反思,学习方法诊断,错题收集,帮助学生进行学习过程的反思,进行错题的整理。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班级:姓名:组名:复习反馈:1、35.673.567356.73567比较大小并按从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