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臧克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动形象的语句,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上,整体感悟文意;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技法。二、方法与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从中受到启迪,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重点】1.对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崇高品格和革命精神的把握。2.本文选材技巧和结构技巧。【教学难点】难理解的文言词语。【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说”和“做”对一个人做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这事关每个人人格和品性以及事业成败的严肃问题。那么,你能说出称赞“说”和“做”的词语吗?言行一致、一言九鼎、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言出必行、言必行,行必果……本文“说”的含义:1.宣告.表白2.吹嘘.自诩3.宣传.动员4.揭露.斥责2001年4月29日,江泽民同志在清华大学建校70周年大会上说:“闻一多先生横眉冷对反动派,宁死不屈,表现了‘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高风亮节,这是清华大学的骄傲,也是我们知识分子的光荣。”江泽民同志为什么高度赞扬闻一多先生?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的精粹的叙事散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去探究江主席赞扬的原因,并找寻闻一多先生的人生轨迹。二、知人论世:1.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我国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孙荃、何嘉。1933年第一本诗集《烙印》出版,他成为“1933年文坛上的新人”,其中《老马》一诗,以奴役之下生活的老马做象征,概括旧中国农民身负重荷的苦难。接着又出版社《罪恶的黑手》、《运河》两本诗集和长诗《自己的写照》。《罪恶的黑手》意识揭露了帝国主义掩盖在宗教外衣下的罪恶实质,热情歌颂了工人群众的变革力量。另著有诗集《从军行》(1938)和《泥淖集》(1939),以及报告长诗《淮上吟》(1940)等,他曾受教于闻一多。臧克家的诗以现实生活的内容、朴素清新的风格出现,引起了广泛注意,被誉为“农民诗人”。在艺术表现方面,他向古典诗歌和民歌学习,力求朴素、真实、含蓄、精练。1936年参加中国文艺家协会。他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三届代表,全国政协第五、六届代表。2.闻一多:原名闻家骅,中国现代伟大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历任国立第四中山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国立武汉大学(任文学院首任院长并设计校徽)、国立青岛大学(现中国海洋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曾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外文系主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长、国立青岛大学(后改为国立山东大学)文学院长。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5年7月4日发表《七子之歌》,写出中国被列强掳掠的七片土地的声音,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在颓废中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此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对《周易》、《诗经》、《庄子》、《楚辞》四大古籍的整理研究,被郭沫若称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著作收在《闻一多全集》中。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国民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闻一多1945年担任中国民主同盟会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被国民党特务杀害的李公朴先生大会上,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讲演》,当天下午即被国民党昆明警备司令部下级军官汤时亮和李文山杀害。三、学生听范读课文,积累词语,整体了解全文大意。1.读一读、写一写生字词,并积累词语:衰微赫然迭起高标锲而不舍兀兀穷年呕心沥血潜心贯注心凝神会迥乎不同一反既而慷慨淋漓气冲斗牛无暇顾及目不窥园仰之弥高2.整体感悟:(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来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从学者的方面和革命家的方面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