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两数相乘的简便计算》教案--------舞阳县侯集镇中心小学魏燕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以上几节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两个数相乘时如何巧妙地进行简便计算。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简便计算的基础,但要灵活应用还有难度。所以要巧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合理地进行简便计算。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把一个数乘两位数,改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简便算法。2.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的能力,增强使用简便算法的择优意识。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感悟能力和灵活的计算能力。四、教学重点:简便算法的算理。五、教学难点:把一个两位数改成两个合适的一位数相乘的方法。六、教学方法:例题引导、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等方法。七、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口算12×3018×2024×4015×4015=()×()24=()×()30=()×()36=()×()(二)、新授1.出示例4主题图王老师买了东西,大家仔细看这幅图,你从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什么是“一打”?2.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什么是“一打”?“一打”表示12个。3.观察主题图,学生独立解决题目中的问题。找三个代表性的解题方法进行板演。4.板演:(1)25×12=300(元)(2)25×12=25×(3×4)=(25×4)×3=100×3=300(元)(3)12×25=12×(100÷4)=12×100÷4=1200÷4=300(元)5.集体交流,和同学们共同探讨。第1种直接计算。第2种把其中的一个两位数的因数改成了两个一位数相乘的形式。再用乘法交换率和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6.引导学生观察三个算式及解决方法。7.你喜欢哪种方法?在以后的解题过程中,你能应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吗?第三种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改成了两个数相除的形式,然后变成乘除混合运算,可以任意交换位置进行简便计算。8.根据主题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教师选择性地板书。小组合作分工完成黑板上的题目。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教师要注意学生在简算过程中,是否正确地采用了简便计算的方法。(三)、小结学生谈收获,小结重点及应该注意的问题。教师完善板书。(四)、巩固练习P47/4、5板书设计:乘法中的简便计算12×25=300(元)12×2512×25=(3×4)×25=12×(100÷4)=3×(4×25)=12×100÷4=3×100=1200÷4=300(元)=300(元)评课意见:这节课教师合理地引导,步步深入,通过实际例子领着孩子们学会举一反三,发展孩子们的思维,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的奇妙,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会他们在今后的计算中,可以利用简便方法,使计算变得简单,既准确又节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