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李克强总理作重要批示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办好特殊教育,对于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的权利、增加残疾人家庭福祉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带着深厚的感情,履职尽责,特教特办,认真实施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让残疾孩子与其他所有人一样,同在蓝天下,共同接受良好的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以改革创新推动特殊教育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水平,进一步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国务委员王勇主持会议。刘延东指出,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特殊教育事业成绩显著,为广大残疾儿童少年点亮了人生希望,增进了残疾人福祉与社会和谐。刘延东强调,教育是残疾人打开幸福之门的基础途径,特殊教育是一项神圣事业。要推行没有排斥、没有歧视的全纳教育理念,加快构建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促进残疾孩子快乐成长、实现人生价值。要多措并举提高特教学校培养能力,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努力使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要加强特殊教育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和教师培养培训,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和功能补偿,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残疾孩子提供个别化的教育和康复服务。要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健全覆盖所有残疾学生的资助体系,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要在全社会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和中华传统美德,鼓励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关心支持特殊教育,为残疾人全面融入社会创造更好条件。王勇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特殊教育摆上政府工作重要位置,纳入重要民生工程,结合实际抓紧制定《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实施方案,细化分解任务,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协调配合,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工作格局,把发展特殊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发言摘登努力让每个残疾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教育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今天召开专门会议,全面部署新形势下特殊教育工作,李克强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刘延东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出席会议并将作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特殊教育的关心和重视。教育系统要认真学习贯彻,带着深厚的感情,精心组织实施提升计划,深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发展,努力让每一个残疾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一、实行“一人一案”,保障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各地要以区县为单位,对每一个孩子的残疾类型、残疾程度和家庭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制订具体解决办法,把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校,做到全覆盖、零拒绝。对于适合进入普通学校的残疾孩子,要就近就便、优先安排随班就读。对于中重度残疾孩子,要安排到特教学校就读。对于确实不能进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孩子,要送教上门,让他们在家里也能接受一定的教育和康复训练。二、加快“两头延伸”,扩大残疾学生接受非义务教育机会在抓好义务教育的同时,着力构建残疾人终身学习体系,让更多的残疾学生接受学前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将残疾儿童纳入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力争早发现、早干预,早教育、早康复。拓宽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扩大残疾学生的招生规模,让更多的孩子能有一技之长。完善普通高校无障碍设施,扩大特教学院招生规模,增强接收残疾学生的能力。改进和完善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办法,在考试形式、试卷、时间、环境等方面为残疾考生提供更多方便。三、深化课程改革,增强残疾孩子融入社会的能力要完善课程教材,修订盲、聋、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新编改编各学科教材。改革教育教学,尊重残疾孩子的差异,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进一步推进“医教结合”,提高残疾学生的康复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加强普特融通,在推进随班就读的同时,组织特教学校学生到普通学校交流学习,逐步形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