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学技术讲座心得VIP免费

科学技术讲座心得_第1页
1/11
科学技术讲座心得_第2页
2/11
科学技术讲座心得_第3页
3/11
科学技术讲座心得专业导论讲座心得一、“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思考6月29日下午,黄载禄教授在文科楼a100举行了一场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与教学改革思考为主题的知识讲座。本次讲座分六个方面去帮助大学生了解信息类专业主要发展方向及前沿。信息技术革命。主要讲了社会发展的三次工业革命,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信息材料能源,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和不断出现新概念如:大数据,云服务,互联网+,工业4.0,新硬件时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影响无可估量。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讲了理论、技术的发展,电磁感应到电磁波应用的研究,二进制编码和数字电路到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信息化时代。现在进入了通信和互联网相融合的新时代。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创新启示:创新源于需求,发明来自实践,理论是创新的基础,意志决定创新成败。然后讲了产品与产业的发展,器件的发展从电子管到晶体管到集成电路与片上系统,图像信号编码理论技术发展,语音信号处理技术进展,技术发展的“颠复性”特征半导体器件,存储器,移动通信到现在的微信。颠复性导致了知识更新,导致了大量原有技术知识过时,不过时的是基础理论,因而学生最重要的是学习基础理论。然后讲了未来的发展走向,发展规律更新越来越快,因此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内容必然随着技术进步而更新。学科融合与专业融合的发展趋势。有学科划分和本科专业的关联,“分化”和“融合”的发展状况,学科变化状况,技术发展推进学科融合,信息产业推进学科融合,学科由“分化”走向“融合”这5个方面的内容。信息技术发展新阶段—互联网时代。也讲了一些互联网是通信和计算机相结合的产物,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和固定互联网的融合,信息化社会和互联网时代的特征,“互联网+”第1页共11页—推进我国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等方面的内容。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理论构架。学科关系及分工,基础理论构架。学科基础是信号,电路和软件。教学改革思考。讲了基础理论引领系统的发展,以学科+为依托,优化课程体系,实行宽口径培养,优化基础课程,重视核心课程的教学,指导学生重视社会需求,重视介绍课程内容与应用的关系,开设“导(概)论”课指导学生学习。信息类科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新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只有不停学习,不停创新才能走在世界前列。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我们要发展好移动互联网,在信息时代推进互联网高速发展。作为学生要学好基础,核心课程,重视社会需求,重视学习与应用的联系。二、高端通用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6月30日上午,李科奕教授在文科楼a100举行了一场以高端通用芯片设计与应用研究为主题的知识讲座。主要讲了处理器方面的一些知识和我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情况,以及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处理器有cpu,gpu和dsp。还讲了ip,ic,arm等一些概念。intel和amd在处理器方面的发展历程。我记得最深刻的就是摩尔定律。其内容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进步的速度。我国在集成电路,特别是芯片研发方面落后于许多发达国家,所以我们应努力学习,提高创新水平,拉近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如果要走在世界前列,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的高端处理器。国家应多培养这方面的创新型人才,国家之间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研发属于中国的处理器,必须从底层做起,有自己的专利,提高创造水平,才能不落后于发达国家。三、信号检测技术7月1日上午,贺慧勇教授在文科楼a100给我们讲了2013级信息科学类专业导论信号检测技术。第2页共11页首先讲了信号检测技术涉及的基础知识。包括误差理论,信号的检测(传感器),模拟信号的处理(信号调理电路)和数字信号的处理。检测与测量的概念,检测——检验和测量检验,测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传感器与敏感器的概念,传感器是非电量系统与电量系统之间的接口,敏感器: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的器件或装置。检测系统的结构。检测系统是由传感器、信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科学技术讲座心得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