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鹏飞思想心得体会《易经》的“易”,上日,下月,易者,阴阳也,阴阳的消长变易就是《易经》。医者,易也,医学就是从易经来的。天之道,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道大于理,理有多个,道只有一个,道法自然,道→理→法。西方科技是有时效性的,总是在不断更新,总是推翻以前的理论,因为它不是道,道是不变的。把简单弄复杂是破坏,把复杂弄简单才是贡献,因为大道至简。阴阳什么都是,也什么都不是,它们只是二分法的一种“名”而已,二分法之间不是突变,而是渐变。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天地之母。河出图,洛出书,河图洛书。八卦:阴阳,离合,有无,气运。五行:始终,依存,制约,变化,生死。八卦是对称的平衡,五行是不对称的平衡。阴阳五行。阴阳五行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生杀之本始,变化之父母,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五行。相互依赖而生存,相互制约而均势,相互变化而常新,阴阳离合而生杀(阴阳互根,阴涵阳附),终始嗣续而永恒。阴阳五行是系统思维,是万物之间的关系。石头剪刀布,是均势平衡的三角关系,五行就是五个三角,是稳定的。中医是生命本能系统医学,理论核心是阴涵阳附,阴阳互根,升降出入。本能系统医学,中医,中华文化的内涵:执中和谐(思想,道),顺势利导(方法,德),任何一个成功,都离不开这点。中医的根是中道思想,从天人合一到阴阳五行均势平衡,再到升降出入内外平衡。天人合一是和谐,不能对抗,不能取代,不能逆势而为,和谐是相互依赖、制约、平衡,法当顺势利导。允执厥中,是唐尧对虞舜的遗嘱。老子:多闻数穷,不若守中。孔子:中庸为至德。印度婆罗门教,佛陀。至法为中道。第1页共20页中即平常,为最高的能力。不偏不倚,不卑不亢,不虚不实,不求不弃,无过之而无不及。医家也是从大自然中发现的中,中即和。人的本能就是在守中道,偏离了就是病,所以,医学就是执中和谐,顺势利导。1中医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走向世界,接受中道思想,全世界和谐。医学的最高境界:天下无医,生民无病。中医的第一个时代:内经时代,认识大自然和生命。第二个时代:伤寒论时代,进入方法系统。就是因为没理论,之后中医在追求理论过程中形成了众多流派,主要有七个辩证法,众说纷纭。第三个时代:本能论时代,理论方法统一,中医及中华文化复兴。本能论来自这样的思考:为什么西医针对病原体精确地靶向杀灭反而治愈的不多。为什么中医既不杀菌也不消毒,就出汗,排大便就痊愈。就目前来说,除了本能论实现了统一的理论和系统,还没有别的。读本能论必须放下固有的尺子,框子,要当成是一个什么都不为的孩子写的,写给父母,兄弟,姐妹,朋友,天下人的。道家:顺天,说清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爱人,说清了人与人的关系。医家:自省,说清了人与自己的关系。中华民族有三大文化体系,五位圣人。老子庄子说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孔子孟子说的是人与人(社会)的关系,张仲景说的是人与自己的关系。而《本能论》迟到了1800年。中国四大文化体系,儒释道不能相容,医家可融其他三家于己身,是智慧就吸收,不是的,排出去。一个强大的国家,必定是向外输出文化,而中医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上医治病机,中医治病症,下医治病名。外观万物知天道,内视自我悟玄机。宏观是从微观来的。从宏观看微观,从微观回到宏观,看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依赖,制约,直接的,间接的,还有共生的关系)因而产生禁忌,要求,不能害之后保,不害而已。第2页共20页系统医学与系统思维。系统思维与五行思维是一样的,说系统医学,系统思维是为了与现有流派以及错误说法相区别。系统思维与线性思维是完全不同的,病是人体自然过程,生理过程也是自然过程,病理反应实际就是正常的生命过程,没有病理反应才不正常。一定要用系统思维,不能用线性思维。脏腑辨证把病分给脏腑是一个错误,它偏离了中医的道,其实胃溃疡不在胃,肺结核不在肺,而是在整体,任何一个病都是在生命整体系统上发生的。能攻心者,胜于攻城,为兵家不战而胜者。善审势者,不问脏腑,乃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