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星中学中学集体备课教案年级高三学科历史总计第课时课题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第2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课型复习课主备人马永松参备人备课时间投放时间教学目标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重点难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教学手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一、走向联合的欧洲1、背景①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②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2、过程①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②1951年,签定《巴黎条约》,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具体六国见P140)影响:促进了成员国的工业发展;还促使法德这两个政治宿敌开始走向和解。③1957年,签定《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条约》统称《罗马条约》④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正式建立。⑤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统一的欧洲共同体。3、扩展区域范围扩大(具体内容见P141)合作程度扩大(经济、货币、政治)4、影响: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大增强了同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也随之发生变化。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要点补充]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二、迅速发展的经济大国日本(1)战后经济的恢复1、条件a、战后日本进行比较广泛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的封建落后因素。b、战后美国的扶植。c、朝鲜战争提供了机遇。2、结果:1955年.战后经济恢复。用心爱心专心(2)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1956——1973)1、条件①日本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出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②日本加强政府投资和重视教育。③进行设备投资和更新,引进先进技术。④日本提出“贸易立国”和“出口第一”的口号2、结果到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三、不结盟运动1、背景①二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许多国家相获独立。②1955年,亚非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③新独立的广大亚非国家主张团结起来相互支持。2、概况①倡导者: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理(尼赫鲁)1956年②形成标志: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③政策:非集团、不结盟④作用:推动民族解放运动的深入发展,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崩溃。⑤(政治)斗争任务: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⑥(经济)行动纲领:正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⑦目的:为了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要点训练]1、1967年,下列哪些组织合并成欧洲共同体①欧洲煤钢共同体②欧洲哦经济共同体③欧洲原子能共同体④北约组织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④D、③④2、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中有利于日本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A.民主化改革B.高度重视科技C.高度重视教育D、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3、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要求与美国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2004年1月19日,日本陆上自卫队进入伊拉克,这是二战以来日本陆上自卫队首次踏上处于战争状态的外国领土。其根本原因是A、美苏两极格局即将瓦解B、日本开始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C、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D、日本需要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4、“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以这一目标为行动纲领的会议是A、亚非会议B、日内瓦会议C、第一次不结盟会议D、第四次不结盟会议教学反馈用心爱心专心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