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直线传播一、学生情况分析初二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换的过渡期,对于物理现象习惯性地关注表面,所以要更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对于光现象的知识学生们在小学科学课上学习认识过一些常见的光现象,已经有对光的初步认识和日常感知作为学习本节的知识基础。之前学习声现象时学生已经感受过用身边可利用的物品做实验探究的过程,为本节的学习做了能力上的基础。二、教材分析《光的直线传播》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是之后研究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重要现象的必备知识。在教材的编排上本节从初中生的自我体验入手,引出光源的定义;然后通过大量生活实例引出光沿直线传播的猜想,设计实验证明光沿直线传播是需要条件的,最后将结论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带着物理走向生活。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识别哪些是光源,能区分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2.能设计小实验验证光的直线传播并总结出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3.知道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C=3×108m/s,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情况。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是需要条件的;2.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结论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通过环环相扣的发问式引导,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说出光的直线传播需要的条件;教学难点:设计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五、教学模式及方法以探究式教学为主,以讲授法、引导法、演示法等基本方法组合。六、实验器材与器具激光笔、烧杯、果冻、蚊香、白糖、水、牛奶、卡纸、打火机。七、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引入1、视频和图片引入(播放上海浦东外滩绚丽夜景视频)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彩绚烂的光影世界,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霓虹灯使我们的城市在黑夜中显得更加美丽,这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就算全城停电,第二天的旭日东升又将带给我们光明的新世界。欣赏绚烂的光影图片新课教学2、光源世界因为光而美丽,而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又有很多,像太阳、霓虹灯这类能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我们把它叫做光源。问:大家还见过哪些自身会发光的物体呢?。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板书)像太阳、萤火虫、水母这些自然发光的物体叫自然光源。而像点燃的蜡烛、电灯这些都是人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问:月亮是光源么?用镜子反射光,类比月亮发光,说明月亮不是光源,强调自身能发光的物体。而不管是光源发出的光还是反射的光,都要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才能看到,没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我们感受到的将是一片漆黑。3、光速问:光跑得有多快呢?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可达到3×108m/s,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问:声速和光速的区别到底有多大呢?速度的比较:以声音的速度1s绕不学生:星星、开着的灯、萤火虫、亮着的手机屏幕、点燃的蜡烛、、、、、、。学生勾画书上概念。学生回顾声音的速度340m/s。对比起来记忆光的传播速度。勾画书上概念了操场一圈,而以光速1妙钟能绕地球七圈半,光的速度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最快的速度,以后你们还要学到的电磁波、电流也跟它一样快。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空气中,和一些透明的介质中传播。比如玻璃,水中。4、光的直线传播问:光的传播路径又是怎样的呢?是直线还是曲线呢?(图片展示穿过树林的光,电影放映机的光,车灯的光)将激光笔发出的光指向天花板,在天花板上看到了一个光点,然后再将一块梯形的透明的玻璃砖放在激光笔前,光点跑到了墙壁上。问:难道光在透明的玻璃砖中就不是沿直线传播的么?难道光并不是总是沿着直线传播的么?光在均匀的水,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是沿着什么路径传播的呢?这就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了。为每个小组准备有一只激光笔,一个烧杯,一个果冻,还有让你们自己准备的一瓶自来水和一盒牛奶。布置探究任务:光在同种均匀液体中你看到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均匀的固体中看到的又是怎么传播的呢?每个小组合作设计并完成实验,做好之后我请做得好的小组给大家展示成果并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