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北京市门头沟-大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试卷生物试题含答案1/14大峪中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生物学科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50分)1.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A.抗体B.糖原C.胰岛素D.氨基酸【答案】B2.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C.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答案】B3.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过敏反应是由非选民性免疫异常引起的C.机体能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答案】A4.人口学专家统计预测人口翻一番的时间为:墨西哥20~40年、美国40~80年,而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这种预测的主要依据是()A.种群数量和密度B.种群的年龄结构C.种群性比例D.出生率和死亡率【答案】B5.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形,以下关于S形曲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K值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B.K值时种群增长率最大C.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D.K值可以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答案】B6.下列环境中的生物,构成一个种群的是()A.一个池塘中的所有鱼B.一块农田里的所有东亚飞蝗C.一片森林中的鸟D.一条河中的水草【答案】B7.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2016-2017北京市门头沟-大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试卷生物试题含答案2/14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答案】A8.用同位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下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C.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答案】C9.小肠绒毛内毛细淋巴管的管壁细胞具体生活的内环境是()A.组织液、淋巴B.血浆、组织液C.淋巴、血浆D.血浆、组织、淋巴【答案】A10.在寒冷的冬季,人体生理上出现的适应性变化是()①体温下降②机体耗氧量降低③皮肤血管收缩④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性增强⑤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③④⑤【答案】D11.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激素调控反应速度迅速B.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C.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D.激素调控作用范围比较局限,反应时间短【答案】C12.一个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易受细菌感染,主要原因是()A.特异性免疫受损B.体液免疫受损C.细胞免疫受损D.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答案】D13.人体注射卡介苗后,经过一段时间,血液中会出现抗结核杆菌的抗体。这种抗体的化学组成单位和细2016-2017北京市门头沟-大峪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试卷生物试题含答案3/14胞中产生这种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蛋白质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核糖体C.葡萄糖和细胞质基质D.氨基酸和高尔基体【答案】B14.如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答案】C15.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39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的种群数量最接近()A.50只B.150只C.92只D.42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