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九年级科学上:第4章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第2课时)浙教版VIP免费

九年级科学上:第4章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第2课时)浙教版_第1页
1/3
九年级科学上:第4章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第2课时)浙教版_第2页
2/3
九年级科学上:第4章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第2课时)浙教版_第3页
3/3
第周第课时上课时间月日(星期)本学期累计教案46个课题4.2食物的消化与吸收课型课时第2课时教学目标1、认知领域:2、技能领域:3、情感领域: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胃:酒精和少量的水小肠: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水、维生素、无机盐大肠:少量的水、无机盐、部分维生素2、消化分为两类: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二)新课教学1、酶定义:生物体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能使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变成可吸收的物质。是一种生物催化剂。设疑:假如我们口里嚼着馒头,米饭,细嚼慢咽有什么特点吗?(会变甜)为什么会变甜呢?(馒头,米饭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是不甜的,有可能淀粉在口腔内发生了变化?)淀粉发生没发生变化,我们怎么知道呢?(用碘液检验,淀粉遇碘变蓝,这是淀粉的特性。)2、演示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1)用自制唾液收集器收集唾液1~10m1,放入试管中备用(取唾液时,可轻轻咀嚼浸醋的棉花或其他食物,以增加唾液的分泌)。(2)将2支试管分别编为1、2号。在2支试管中都放入1cm长的生面条和1滴体积分数为0.4%的碘酒溶液,这时可看到2支试管内的生面条外表均呈现蓝色。(3)向1号试管内加入lmL清水,并轻轻振荡;向2号试管内加入lmL唾液,并轻轻振荡。同时将1号和2号试管进行水浴(放人盛有38℃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以保持其温度的恒定。约经5~30min后,取出试管观察,看到1号试管中的生面条仍呈现蓝色,而2号试管中生面条外表的蓝色已消退。实验器材:干淀粉,大、小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碘液。实验方法:对照实验。步骤实验项目试管121淀粉糊2ml2ml2注入新鲜唾液——2ml3注入清水2ml——4370C水浴10分钟是是5滴加碘液变蓝不变蓝(三)布置作业1、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九年级科学上:第4章第2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教案(第2课时)浙教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