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10周教学设计考点、知识点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伊犁、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义和团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三元里抗英”和“左宗棠收复新疆”及反抗西方列强侵略史实;2、理解“义和团反帝运动”谱写了广大人民群众高举反帝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丽诗篇;3、通过学习,认识中国近代爱国军民为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而表现出来的斗争精神。重、难点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学习环节和内容学生活动建议教师活动建议调整记录前言:本专题的框架结构。新课预习:阅读29—34页(完成练习册的课前预习)新课导入:同学们一起回忆上节课我们学到的近代中国发生的五大侵略战争,它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面对中国列强的入侵,中国的军民不畏强暴,英勇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历史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1、学生加强课前预习2、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1、可将本课内容提炼出两大主题: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海防与塞防2、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一、歌颂三元里——三元里抗英问题1:阅读教材,结合图片和张维屏《三元里》,说说图片记录的时什么事件?为什么会发生?请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抗英斗争的经过.1、原因:(1)根本原因:列强侵略、清政府卑躬屈漆(2)导火线:英军抢劫三元里(3)历史原因:“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经过:(见课本,略。)问题2:结合材料,说说三元里抗英的意义和特点。材料一:红鬼,白鬼,黑鬼,俱由内鬼;将军,制军,抚军,总是逃军。——民间联语材料二:三元里人民群众发出《申喻英夷告示》,警告英军,若敢再来,“不用官兵,不用国帑,自己出力,杀尽尔等猪狗,方消我各乡惨毒之害也!”——人民版教科书3、意义:(1)近代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2)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抵御外侮的爱国精神。(3)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斗争的序幕。最大的特点:自发性二、缅怀左宗棠——左宗棠收复新疆教师介绍左宗棠:清光绪六年(1880年),69岁的陕甘总督左宗棠,抬着自己的棺材,挥师进驻哈密,表现了与外国侵略者决一死战的浩然气概。呈现下列图片:史料链接:“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迫。兹复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读史感悟:(1)左宗棠是在什么背景下讲这番话的?(2)左宗棠怎样维护我国西陲边疆领土?(3)左宗棠为什么能成功收复新疆?1、原因:(1)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将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2)新疆危机(P30)2、经过:1875年,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备;1876年西征,收复北疆大部分领土;1877年初,消灭阿古柏势力;1878年,收复除伊梨以外的新疆全境;1880年,在哈密建立抗俄军事基地;1881年,左军事支持下,曾纪泽外交谈判,中俄签订《改订条约》等条约,收回伊犁,但俄仍割占中国西部7万平方公里的领土。3、结果:捍卫了中国领土。为加强管理,1884年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4、成功的原因:(1)正确的策略:先北后南,缓进急战(2)各族人民的支持(3)军事斗争与外交谈判相配合注意:收复新疆→靠军事手段;收回伊犁→以军事为后盾,通过外交谈判收回(4)清政府的支持(5)官兵奋勇抗战问题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评价左宗棠?有一伟人生焉,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谭嗣同论兵战,吾不如左宗棠;为国尽忠,亦以季高为冠。国幸有左宗棠也。——曾国藩没有左宗棠,新疆难说。——毛泽东左宗棠是近百年史上世界伟大人物之一,他将中国人的勇武精神展现给俄罗斯,给整个世界。——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评价:①爱国将领——收复新疆的光辉业绩②洋务派代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③地主阶级代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三、定格黄海英魂——黄海海战一八八一年后北洋海军未增船,舰炮皆旧,而日舰有九艘购造于一八八0年以后,舰炮皆新。——《李鸿章奏稿》卷七十八赫德说:“北洋舰队克虏伯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