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四中学高二上第一次历史试卷(无答案)1/7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四中学高二上第一次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孟子评述《春秋》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这说明孔子著《春秋》坚持()A.以小见大B.有闻必录C.惩恶劝善D.述而不作2.“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唐代一位书法家张旭的创作情景,下列书法作品中最符合这位书法家的创作风格的是()A.B.C.D.3.道光八年(1828年)以后,以演唱革新后的西皮调而著称的湖北艺人王洪贵和李六等人进京,加入了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出,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这主要说明了A.京剧是在融合了各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B.京剧属于我国的“国剧”C.京剧形成得益于政府的支持D.京剧成熟于道光年间4.鲁迅在《电的利弊》一文中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迷信思想盛行B.外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C.中国自然经济发展不需要科技D.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能否发挥作用5.南宋陆游曾作诗云:“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二月闻子规,春耕不可迟;三月闻黄鹂,幼妇悯蚕饥;四月鸣布谷,家家蚕上簇;五月鸣鸦舅,苗稚忧草茂。”这说明()A.农业发展与传统历法结合B.文学创作与生活相联系C.文学作品呈现贵族化趋势D.农业生态环境开始关注6.《孟子·离娄上》中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中也提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二者都表明儒家思想()A.是维护封建统治者利益的工具B.注重伦理和政治的紧密结合C.认为获得知识是搞好政治的根本D.强调治国是治家的重要基础7.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将皆有儒者气象,亦一时风会不同也。”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主流思想发生改变B.选官制度发生变化C.民间向学之风兴起D.西汉君主重用儒者8.太学的创立有利于儒学的发扬光大,关键因素是A.太学是中央政府的官办学校B.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逐渐形成C.儒学教育被官方化和制度化D.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9.如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A.a:秦朝时儒学陷入低潮B.b:西汉“独尊儒术”,其他学派消亡C.c: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儒学受冲击D.d:明末清初时儒学正统思想受到冲击10.利玛窦是意大利天主教耶稣会的传教士。1582年他来到澳门,通过“送礼”获准到内地传教,利玛窦传教时尊重中国人“祭孔祀祖”的习俗,同时宣称“上帝就是你们所知的天,他曾经启示过你们的孔丘、孟轲和许多古昔君王,我们的来到,不是否定你们的圣经贤传,只是提出一些补充而已。”这表明利玛窦在中国传教()A.适应君主专制国情和儒家统治思想现实B.要将天主教和中国儒家的经典融合起来C.将传播西方科技文化作为传教的敲门砖D.试图突破天主教的基本原则和思想精神11.佣书业是以社会上一个贫穷的、有文化的群体为主力军,受雇为政府、私人、书商、寺观等抄书,以此获取报酬的一种行业。它肇始于汉代,兴盛于六朝,至唐宋时期丧失存在的基础。该行业的命运说明()A.政府政策影响文化行业发展B.经济发展引起低收入者失业C.技术进步影响行业兴衰.D.文化氛围导致佣书业消亡12.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天文历法、数学、医学等尤为突出,而科学理论方面的成果却很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耕经济的需要B.封建统治者不重视科学理论研究C.中国科学家不注重理论研究D.科举考试只考儒学经典13.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比较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14.清人梁嵫《评书帖》认为要对不同历史时代书艺群体风格的整体审美把握,“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以下属于“晋韵书风”的是()2017-2018学年福建省莆田市莆田第十四中学高二上第一次历史试卷(无答案)3/7A.B.C.D.15.初唐欧阳询、唐太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