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九中学高中历史学科基地建设方案范文 一、指导思想 高中历史学科基地建设以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面提高我市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课堂教学的讨论为重点,充分整合和利用全市中学历史教学资源,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促进历史老师专业化成长。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团队建设 1、建立核心团队:初步形成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的团队运行机制。 2、注重校际联合:基地将联合株洲各学校,取其所长,补已所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确立个人专业成长目标,培育学科骨干:多读书以增知;坚持常写长智。在此基础上争取 3—5 年内在基地培育出一名特级老师,以更好引领学科基地建设。 (二)完善运行机制 1、基于树立课程观的课程建设讨论制度:加强对必修与选修模块的’教材与课程标准讨论,同时把讨论性学习与校本课程开发系统化、整合化。 2、基于建构高效课堂的系列教学讨论制度:以任务驱动为宗旨、学案导学为策略、自主学习为形式,以集体备课作为讨论的形式,建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3、基于促进老师业务素养提升的学习培训讨论制度:加强基地成员的专业成长学习培训制度。同时承担株洲地区校本培训的课堂示范、专题讲座和教学指导任务。鼓舞基地培育对象参加高层次的培训和展示。指导培训学员参加各项教学大比武活动。聘请省内外名师来我基地进行教学展示和指导,不定期讲学。 4、实行项目分工制,结合本基地团队成员专长及老师专业进展的需要,确定四个讨论项目,即有效课堂讨论、高考学考讨论、校本课程开发、网站建设等四个项目。 (三)构建良好平台 1、聚焦课堂,定期举办教学研讨与专题讲座。专家讲学,比武沟通,理论讨论,科研任务的分工与合作,推动株洲市历史课堂改革。 2、提供教研平台。举办 1-2 次市级学科研讨活动,力争承办省级及以上学术沟通活动; 3、搭建青年老师成长的平台。组建株洲市历史青年老师协会,定期举办青年老师沙龙、教学竞赛,推出若干“未来名师”。 4、建立全市历史学习型、讨论型组织。成立学考、高考讨论 10 人型核心组织,聘请 2-3 名全省着名教育专家、教授加盟,使株洲市历史教学在全省产生较大影响力。 5、完成历史学科基地网建设。拟分为“老师备课”“冲刺高考”“学考专线” “名师风采” “论文之窗” “读书沟通”“校本之窗”“讨论动态”“学生反馈”“特色栏目”等几个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