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潞河中学外语教研室王振龙张素珍2017.7.在高中阶段进行英语持续静默阅读的实践与反思北京通州潞河中学王振龙张素珍【提要】2015年秋,在接手新高一后,通过参加区教研活动,笔者接触到“持续静默阅读”这一概念。起初对在高中阶段进行“持续静默阅读”活动认识不足,只是被动地参与相关活动的组织而已。一个学期之后,笔者对“持续静默阅读”活动的意义、效果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克服高中学段英语学科课时紧、任务重的困难,努力探索“持续静默阅读”的可行性,并积极付诸实践。在近一个半学期的持续活动中,师生均收获到较大的阅读成果,增强了英语教与学的自信心。当然,在活动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是对笔者坚持“持续静默阅读”活动的一个总结。不妥之处敬请指正。关键词:持续静默阅读实践反思一、背景说明我国的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正在经历着巨大变革。以下两则新闻足可以印证这一点。2016年9月底,以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王蔷教授为首的团队历经5年时间研究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体系标准研制”将进入结题阶段,据悉,该标准体系将于今年11月正式出版。(来源:21世纪英语教育2016-09-07)2016年10月10日,“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外研社大厦隆重举行。“中国英语阅读教育研究院”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联合创办的学术机构,旨在服务国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战略需求,全面推动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与实践。(来源:外研社K122016-10-13)概括起来说,我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点正在从重能力转向重素养,即从学科核心素养转向英语阅读素养。对于这样的转变,笔者现在持赞成的态度,并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英语阅读素养的可行性。笔者的态度也是经历了一个阶段才形成的。在以往的英语教学中,笔者重点关注的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对于阅读教学,只是强调对学生阅读技能的训练,以如何有效获取材料的信息来答题为目标(Readingforinformation)。完全忽视了另外一个更具人文关怀的阅读目的:为快乐而阅读(Readingforpleasure)。然而,2015年秋季开学出现了一次转机,让笔者接触到了“持续静默阅读”(SustainedSilentReading)这一独特的英语阅读活动形式。新学年伊始,区研修中心英语教研员老师组织高一教研活动,推动英语持续静默阅读(SSR)。那时,我还没有体会到持续静默阅读的实际意义,加上已经习惯了自己轻车熟路的教学套路,所以,起初做的“静默阅读”大有应付差事之嫌。所以,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活动过程中,给学生预留的时间极其吝啬,有时每次只给几分钟。对于学生读什么,老师如何获得反馈信息等实际问题也没有1北京通州潞河中学外语教研室王振龙张素珍2017.7.认真思考过。有时为了赶课时进度,就随意停做。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放寒假。幸好,在寒假作业中,笔者要求学生完成他们在读的英语小说,并写几份读书笔记,开学要交。笔者在寒假中也断断续续地读了大约5本“书虫”系列的故事书。在读这些书的过程中,笔者开始认真考虑如何引导学生读这些书,如何保证阅读时间充裕,如何有效“管控”学生的阅读进度和效果等。当笔者平心静气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开始意识到英语“持续静默阅读”教学意义深远。它可能会对学生一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以及对他们地道的英语语言和文化的习得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至于课时紧张等问题也完全是教师个人的一种惯性思维。基于这种认识,笔者决定在高一下学期变被动为主动,认真组织课堂上的“静默阅读”活动,并坚决做到“持续”下去,以课上的静默阅读带动课下的兴趣阅读。二、对英语“持续静默阅读”实践的回顾为了顺利开展“持续静默阅读”活动,笔者认为首先必须解决好以下四个现实问题:(一)阅读时间和频率;(二)阅读材料的选择;(三)阅读的反馈;(四)学生是否接受持续静默阅读。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笔者是这样做的:(一)关于阅读时间和频率笔者很清楚,虽然笔者对在高中阶段进行英语持续静默阅读活动持肯定态度,并愿意进行大胆尝试,但是,从有限的每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