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理论知识河北工业大学体育部——尤杏雪第一章武术运动概述•武术的概念•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武术的概念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从历史上看,有不少归属武术类的名称。春秋战国时称“技击”(属兵技巧一类);汉代出现了“武艺”一词。并沿用至明末;清初又借用南朝《文选》中“偃闭武术”(当时泛指军事)的“武术”一词;明国时称“国术”;新中国成立后仍沿用“武术”一词。•发展到今天,武术的基本定义可概括为: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的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从武术概念中可以看出武术内涵的属性有:中国传统技击术、中国的传统体育、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武术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起源于我国远古祖先的生产活动•发展于我国远古祖先的军事战争•唐朝时期开始实行武举制,即用考试的方法选拔武勇人才,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宋元时期以民间结社为主体的民间练武活动蓬勃兴起,为民间武术传授交流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在南京建立了中央国术馆,对当时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1957第一次把武术列为国家体育竞赛项目?以后开始举行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和表演。•中央武术协会于1958_在北京成立。•1978年,邓小平亲笔题写了太极拳好,对太极拳给予了充分肯定•1979年国家体委发出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后来连续四年的全国武术挖整工作,使挖掘整理武术遗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989年国家体委颁布了《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并开始正式举办全国性的武术散打擂台赛。•武术于1990年被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国际武术联合会于1990北京正式成立。•第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于1991年在北京举行。•1994年国际武术联合会被世界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入会。武术的特点和作用•一、武术的特点•1、既有搏斗运动,更有套路运动。•2.寓技击于体育之中•3.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民族风格。武术的所谓内是:心、神、意。武术的所谓外是指手、眼、身、步等形体的姿势和运动。•4.广泛的适应性•二、武术的作用•1.提高素质,健体防身•2.锻炼意志,培养品德•3.竞技观赏,丰富生活•4.交流技艺,增进友谊武术的内容与分类•中国武术按其运动形式可分为套路运动和搏斗运动两大类。•一、套路运动•(一)单练•1、拳术•2、器械•短器械:刀、剑、鞭、锏、匕首等。•长器械:枪、棍、大刀、扑刀等。•双器械:双刀、双剑、双钩、双匕首等。•软器械:九节鞭、三节棍、流行锤、绳标等。(二)对练: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动作程序进行的攻防格斗套路•1、徒手对练:•2、器械对练:•3、徒手对器械对练•(三)集体演练•集体演练是集体进行的徒手、器械或徒手与器械的演练。在竟赛中通常要求六人以上,可变换队形、图案,也可用音乐伴奏,要求对形整齐、动作协调一致。•二、搏斗运动•(一)散手: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摔、拿(武术四击)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二)推手: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手法,双方粘连黏随,通过肌肉感觉来判断对方的用•(三)短兵:是两人手持一种用藤、皮、棉制作的短棒似的器械,在16市尺直径的圆形场地内,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劈砍刺崩点斩等方法进行决胜负的竞技项目。基本功、基本动作•肩臂练习•一、压肩•二、单臂绕环•三、双臂绕环•(一)前后绕环•(二)左右绕环:•(三)交叉绕环:•腿法练习:•压腿:正压、侧压、后压•搬腿:正搬腿、侧搬腿、后搬腿•劈腿•踢腿•(一)直摆性腿法:•正踢腿•要求与要点:挺胸、直腰、踢腿时,脚尖勾绷落或勾起勾落。守髋猛收腹,踢腿过腰后加速,要有寸劲。•里合腿•要求与要点:挺胸、直腰、松髋、合髋。里合幅度要大并成扇形。•外摆腿•要求与要点:挺胸、塌腰、松髋、展髋。外摆幅度要大,成扇形。•(二)屈伸性腿法:•弹腿•要求与要点:挺胸、直腰、脚面绷直,收髋。力达脚尖。弹击要有寸劲(即爆发力)发力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