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是谁愉悦了学生)VIP免费

是谁愉悦了学生)_第1页
1/2
是谁愉悦了学生)_第2页
2/2
是谁愉悦了学生魏书生这个名字进入我的脑海,还不是很久。应该是踏上工作岗位之后的事。我是先闻其名,再知其人。后来看了他几部录像,印象更深了。多么独特、多么和蔼可亲的一个前辈啊!慕名,我手里就有了一本关于他的书。看一眼他的简历,他由一个工人转变成一个教师,从此立足教育事业,忘我工作,成为了一个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封面上有他的画像,他总是微笑着,很自然地笑着,似乎从来没有烦恼生气过。事实上,他的学生上课时也是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觉得是一种享受。他到底有什么法宝呢?从魏书生的现场课中可以看出:课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热烈愉快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那怎样才能使课堂生动有趣呢?我看了他很多教学中的小故事,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首先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根据课堂需要,善于变换。魏书生很多才多艺,知识渊博,讲故事、唱歌、朗诵、气功……样样在行,而且把他们巧妙地运用于课堂,激发着每个同学的兴趣。如他用稀奇古怪的科技故事引发学生浓厚的探究兴趣,这叫猎奇心理;又如他带领学生练气功,让学生静气冥想,排除杂念集中精力,这叫以“新”激趣;再如他有时上课前不直接进入主题,而是插入一个课外知识引出一个很有兴趣的故事,勾起学生求知的欲望后,再进入正题,这叫以“趣”激趣。除此之外还有以“疑”激趣,以“实”激趣,以“情”激趣等。学习的心情和学习的效果是紧密相连的,魏书生善于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其次情境的创设也很关键。比如说开头课。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魏书生在开头课中设计问题情境,总是遵循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原则: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趣味性,指出学生思考的方向,并和旧的认识结构发生联系。正是有这样的原则,才使魏书生的学生从一开始就像吸铁石一样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动机。他很有文采,把朴素的文字渲染出浓厚的情感。如他讲《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一课时,他设计了一段文采飞扬,情感淋漓的导语,他连用四个排比句,从情感,从工作,从思想,从道德四大方面,有力地展现了一个伟人的形象。相信他那时的语调把这段文字也表达地淋漓尽致。看,他的学生都听呆了,似乎都沉浸在对周总理的怀念中。真的,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人们分散的思维一下聚拢过来;好的导语是思想的电光火花,能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情境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只有精心设计,认真研究出来的问题情境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像魏书生的课总是很独特,很巧妙。他讲《菜园小记》,先请同学们自己看书,看完之后,让他们闭上眼睛,在大脑中放映菜园的图像。于是,他们想象着,想象着,似乎菜园就在他们周围,他们站在畦垄上,前后是菜苗,甚至还闻到了泥土的芳香……他们如同身临其境,无需老师说多诠释,他们似乎已品尝到了田园乐趣,深深理解了文章中心。另外,魏书生的课还充分体现了美。无论是他的板书设计还是语言的变化等,他都把培养学生美的享受当成教学任务之一。作为一个美术老师,我很是惭愧,我的板书太随意,从来没有意识到对学生的影响。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年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是清新的。天天耳濡目染于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的好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地从小培养起对于美的爱,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魏书生一定深谙此道,不然他怎么会那么多种字体,讲议论文用仿宋,说明文用楷体或魏碑,记叙文用行书……他又何止是多才多艺啊!包括他说话也很有特点,一会是音量变化,一会是音速变化,一会是音调变化,真实的体现了他的思想精髓。“一句话有一万种说法”,的确,同一句话,说得好会让人笑起来,说得不好会让人跳起来。最后,他能引导学生根据文字转变成想象画,更是让我佩服。他就是我心中的楷模。向着这种精神,我要奋力出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是谁愉悦了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