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退出量宽货币政策和贸易战加剧背景下中国家庭资产组合的调整政策摘要:受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和中美贸易摩擦的影响,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了一些变化,主要体现在货币政策、汇率及房产市场等方面尤其是在房产市场方面表现明显,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家庭资产情况也必会随之受到影响。通过分析中国的家庭资产受影响的具体表现,本文对其组合的调整,提出了优化对策。关键词:量宽货币政策;中美贸易战;中国家庭资产组合;调整;政策目录一、引言............................................................1二、相关概念阐述和研究综述..........................................1(一)美国量宽货币政策概述..........................................1(二)中美贸易战简介................................................2三、美国退出量宽货币政策和贸易战加剧的原因..........................2(一)美国退出量宽货币政策的原因...................................2(二)中美贸易战加剧的原因.........................................2四、对中国家庭资产组合的影响........................................3(一)美国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家庭资产组合的调整影响..........3(二)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家庭资产组合的调整影响......................3五、中国家庭资产组合的调整政策......................................4(一)结合中国家庭资产情况,优化组合家庭资产.......................4(二)根据美国经济复苏情况,适时调整组合模式.......................4六、结束语..........................................................5参考文献............................................................51一、引言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为了重建金融机构信用、向信贷市场注入流动性,稳定信贷市场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首次公布将购买机构债和MBS,标志着首轮量化宽松政策的开始。持续到2013年底,美国经济逐步迈入正轨,美联储在2013年12月9日宣布正式启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并于2014年10月29日宣布结束资产购买计划,正式结束长达六年的量化宽松。美国通过扩大基础货币供给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实质上是向全球征收铸币税。这一政策在为美国扩大财政支出、维持赤字政策提供支持的同时,也导致美元持续贬值,全球初级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美国外债的市场价值也因此大幅度缩水,这势必会对全球经济以及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再加上由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引发的中美贸易争端,必然会对中国的宏观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影响中国家庭资产的组合状况。二、相关概念阐述和研究综述(一)美国量宽货币政策概述量化宽松(QE)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经济学词汇,最早在2001年由日本央行提出——在2001年到2006年间,为了应对国内经济的持续下滑与投资衰退,日本央行在利率极低的情况下,通过大量持续购买公债以及长期债券的方式,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使利率始终维持在近于零的水平。通过对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迫使银行在较低的贷款利率下对外放贷,进而增加整个经济体系的货币供给,促进投资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在2008年至2012年间,美国相继推出了四轮量化宽松政策。首先,QE1(2008年11月-2010年4月)的主体上是用于购买国家担保的问题金融资产,重建金融机构信用,向信贷市场注入流动性,用意在于稳定信贷市场。其次,与QE1本质不同的是,QE2(2010年11月-2011年6月)主要目的不在于提供流动性,而在于为政府分忧解难。再次,QE3(2012年9月)延长所持有证券的到期期限,并把到期证券回笼资金继续用于购买机构MBS。最后,QE4(2012年12月)是联储每月资产采购额达到850亿美元。受QE政策的影响,美国在全球范围保持了美元货币总量与对应商品总量的动态平衡,给长期利率带来向下压力,对抵押贷款市场构成支撑,并有助于总体金融2市场环境更加宽松,增加了准备金的储备规模。需要警觉的是,美联储购买的美国国债大部分被中国政府吸纳,美联储反而在扩张准备金规模。(二)中美贸易战简介中美贸易战,又称中美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