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格桑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学生能够感受歌曲的意境,唤起情感的共鸣,加深学生对妈妈的热爱之情。2、指导学生能够用亲切的情绪,饱满而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3、通过学习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挖掘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用亲切的情绪,饱满而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妈妈格桑拉》。教学难点:唱准切分节奏26.、63.与6—|6—|的时值。教具准备:花钢琴多媒体哈达教学过程:一、趣味问好,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向老师问好的声音可真好听,既响亮又干脆。老师还能用另一种方式来向同学们问好,大家听:xxxx|xx.|同学您好您好师:和刚才的问好有什么不一样?生:很有节奏感。师:你能这样向老师问好吗?xxxx|xx.|老师您好您好师:(点击课件)xx.这个节奏型叫切分节奏,读时前短后长,读足两拍时值。师:如果加上旋律唱着问好,效果会如何,咱们一起试试看。(点击课件)xxxx|xx.|6123|26.|同学您好您好老师您好您好【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师生问好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无形间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并将新授歌曲中的主要节奏型(切分节奏)作了一个有效的渗透,为唱好歌曲作下铺垫。】二、设置问题,感受歌曲师:同学们表现的这么好,奖励大家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不过在欣赏歌曲时,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三个问题(点击课件(1)这首歌曲歌唱的是谁?(2)它是哪个民族的歌曲?(3)这首歌是二拍子还是三拍子?【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多项问题,培养学生专注聆听音乐、认真思考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音乐的感染中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让旋律走进心灵。】(播放MTV),学生欣赏歌曲。1、师:这首歌曲唱的是谁?生:妈妈。2、师:对,我们最亲最爱的人—妈妈。这首歌曲是哪个民族的?生:蒙古族、藏族……..师:师提问回答藏族歌曲的同学:你怎么知道是藏族歌曲?生:我看见MTV的画面上有雪山…….师:真是一位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这是一首藏族歌曲。教师简介西藏风情:(出示课件)蓝蓝的天上白云飘,在圣洁美白的雪山下,有辽阔的大草原,有宏伟的布达拉宫、神奇的青藏铁路,还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能歌善舞的藏族人们就住在这风景秀丽的西藏,将来有机会同学们一定要到美丽的西藏去看看。【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展示藏族风情,为教学创设意境,调动学生歌唱的愿望。】3、师:这首歌曲是两拍子还是三拍子?生:两拍子。师:同学们边说边用手表示两拍子的强弱规律,用脚再试试看。三、参与实践,体验歌曲1、师:同学们能不能有节拍的动起我们手和脚步为这首歌曲伴奏?(点击课件出示歌谱:出现xxxx|xx.|6123|26.|部分为红色)遇到红色歌谱部分,大家有节拍地拍手,其余部分有节拍地动脚,注意强弱。【设计意图:手与脚有节拍且强弱分明的交替为歌曲伴奏,不仅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初步感受歌曲两拍子的特点,而且让学生注意到了切分节奏型的出现,温故而知新!】师:同学们知道“妈妈格桑拉”是什么意思?“格桑拉”——美好的祝福,“妈妈格桑拉”——祝福妈妈。2、师: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哈达)对,这是藏族妈妈送给我们最圣洁、最珍贵的礼物——爱的哈达。老师想用最美的舞姿甩起洁白的哈达,把最美好的祝福送给妈妈。【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舞蹈表演,激起学生对歌曲的喜爱之情,感受到歌曲的美。】3、师:大家想不想亲自让哈达把祝福传达给妈妈?让我们随着音乐的节拍把爱的哈达从同学们的手中一一传递下去。【设计意图:学生亲自传递哈达,既加深学生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又在再次表达歌曲节拍的同时,不知不觉加深了歌曲旋律的体验与感受。】4、师:同学们不要停下脚步,随着音乐和老师继续美美地动起来。【设计意图:单靠步、摆臂动作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整体配合能力,让学生感受到了藏族舞蹈的魅力,再次加深对歌曲旋律与情感的体验。】四、演唱歌曲,体会情感1、轻声演唱,解决难点师:老师发现同学们一直在随音乐轻声地唱,看来这首歌曲已经深深地吸引了大家,让我们随钢琴伴奏轻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