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数学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171819202122232425得分注意:本试卷共三大题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密封线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班级、姓名和学号。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要把答案填在指定的表格中。3.所有的题目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作答(作图题可用铅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可以使用计算器.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在下列表格中)题号12345678910答案1.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4的平方根是()A.±2B.2C.±16D.163.在实数,,,,中,共有()个无理数。A.5B.4C.3D.24.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B.C.D.5.若有意义,则的取值是()A.B.C.D.6.一次函数y=3x-5的图象不经过第()象限A.一B.二C.三D.四7.一个矩形的面积是则它的另一边长为().A.(B.C.D.8.如图,△ABC中,AB=AC,D是BC中点,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B=∠CB.AB=2BDC.AD平分∠BACD.AD⊥BC9.如图,已知AC∥BD,OA=OC,则下列结论不一定成立的是().DCBAOACBD图2ABFDECDFEC△ABC≌B△ABC≌A△ABC≌A.∠B=∠DB.∠A=∠BC.OA=OBD.AD=BC10.如图中的图象(折线ABCDE)描述了一汽车在某一直线上的行驶过程中,汽车离出发地的距离s(千米)和行驶时间t(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汽车共行驶了240千米;B.汽车在行驶途中停留了0.5小时;C.汽车在2小时至3小时之间行驶的平均速度为40千米/时;D.汽车从D地到E地的行驶时间4.5小时。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请将答案填在对应题号的横线上。)11.计算:=.12.分解因式:=.13.一次函数y=2x-3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14.如图△ABC≌△DEF,A、B分别与D、E对应,如果△ABC的周长是30cm,AB=5cm,DF=12cm,那么BC的长为____________cm.15.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对称,则∠B的度数为16.如图,已知∠B=∠DEF,AB=DE,若要以“SAS”为依据说明ΔABC≌ΔDEF,,还要添加的一个条件为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有9小题,共102分,解答要求写出文字说明或计算步骤)17.计算(每小题4分,共8分)。(1)(2)ACBA′B′C′50o30ol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4题图第15题图第16题图ACEDB18.解下列各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因式分解:(2)化简(x+2)(x-3)-x(x-1)19.(本题满分10分)如图:已知C为BE上一点,AB∥ED,AB=CE,BC=ED.求证:△ABC≌△CED.20.(本题满分9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作出与关于x轴对称的;(2)写出三点的坐标(3)由上面的规律可以得到点(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21.(本题满分10分)先填写下表,通过观察后再回答问题.…0.00010.011100100001000000………问:(1)被开方数a的小数点位置移动和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是当被开方数每扩大100倍时,它的算术平方根相应地扩大倍(2)已知:,=180,请你求出a的值。22.(本题满分14分)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1,1)和(2,-1).(1)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画出这个一次函数的图象。(3)根据所画的图象说明当x取何值时,y>0.23.(本题满分12分)已知,如图ΔABC中,AB=AC,D点在BC上,且BD=AD,DC=AC.(1)将图中的等腰三角形全都写出来.(2)求∠B的度数.ABCD24、(本题满分14分)小明用的练习本可在甲、乙两个商店内买到,已知两个商店的标价都是每个练习本1元,但甲商店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本以上,从第11本开始按标价的70%卖;乙商店的优惠条件是:从第1本开始就按标价的85%卖.(1)小明要买20个练习本,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到哪个商店购买较省钱?(2)设购买的练习本数为x(x>10),分别写出在甲、乙两个商店中付款金额y甲(元)、y乙(元)与x(本)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小明现有24元钱,最多可买多少个本子?25、(本题满分14分)如图,在△ABC和△DCB中,AB=DC,AC=DB,AC与DB交于点M.(1)求证:△ABC≌△DCB;(2)过点C作CN∥BD,过点B作BN∥AC,CN与BN交于点N,求证:BN=CNBCAD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