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概论批判性思维概论主讲:饶思中mbalogic@163.com江西师大文学院现象分析:现象分析: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学习成绩很好,可后来的生活工作一团糟;有些人,考试经常不及格,却青云直上。这是一个人的命运吗?问题:什么决定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的命运?引子引子问题一: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子了,其中有3个耳朵聋,2个眼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问题二:现在要选举一名领袖,而你这一票很关键,下面是关于3个候选人的的一些事实:候选人A:跟一些不诚实的政客有往来,而且会星象占卜学。他有婚外情,是一个老烟枪,每天喝8到10杯的马丁尼~候选人B:他过去有过2次被解雇的记录,睡觉睡到中午才起来,大学时吸鸦片,而且每天傍晚会喝一大夸特威士忌~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婚外情。文章评价文章评价把几只蜜蜂和苍蝇放进一只平放的玻璃瓶,使瓶底对着光亮处,瓶口对着暗处。结果,有目标地朝着光亮拼命扑腾的蜜蜂最终衰竭而死,而无目的地乱窜的苍蝇竟都溜出细口瓶颈逃生。是什么葬送了蜜蜂?是它对既定方向的执着,是它对趋光习性这一规则的遵循。当今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经营环境的模糊性与不确定性。在高科技企业,哪怕只预测几个月后的技术趋势都是件浪费时间的徒劳之举。就像蜜蜂或苍蝇一样,企业经常面临一个像玻璃瓶那样的不可思议的环境。蜜蜂实验告诉我们,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中,企业需要的不是朝着既定方向的执着努力,而是在随机试错的过程中寻求生路,不是对规则的遵循而是对规则的突破。在一个经常变化的世界里,混乱的行动比有序的衰亡好得多。第一节概说第一节概说人的思维能力将是决定未来社会竞争优胜劣汰的关键。知识社会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适合未来社会的知识型人才。通过培养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未来的发展需要。“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如果离开了“批判性思维”,所谓的“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一、从教育心理的角度看批判性思维一、从教育心理的角度看批判性思维教育的目的是不仅要使个体继承现有文化,而且能创造新文化。–个体必须具有独立的评判能力,以便能够评价现有文化中什么是真实、有意义的和有价值的,而且更要能够评价其所创造出的文化是否有意义和价值。总之,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对立统一意味着个体本身具有、需要具有、也必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二、信息社会的需要二、信息社会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离开了独立的批判性思维,我们就可能被信息的汪洋大海所淹没;被各种似是而非的解决方案所迷惑;被他人别有用心的真实谎言所误导。正确的思维方法,就像荒夜里的一盏风灯。提着自己的风灯,照亮未知的旅途,这就是批判性思维。正因为如此,人们把批判性思维列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必须具有的五大技能之一(另外四项技能是处理信息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全球意识)。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三、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经学独断论占据主导地位表现:“自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派入学把孔孟之道和儒家经典为神圣的教条。他们认为四书五经已经具备并把握了全部的真理,后人只能对这些经典作注释。离开四书五经,离开孔孟之道,就是犯了‘离经叛道’的弥天大罪。”首先预设某个第一原理,并赋予它以自足的性质(它自身就是绝对权威,而无需外在根据),然后从这种根据出发加以推绎,最后又以如上根据作为最高的原则来论证结论的合理性。“”“”把经训为常(班固:《白虎通义》);儒家经“典考诸三五而不谬,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万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中庸》);中国哲学的发展行程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意识形态上以一元拒斥多元;价值观上崇尚权威主义。证据实质后果四、作为近代传统的“批判”四、作为近代传统的“批判”——“从戊戌变法到‘五四’时期的进步思想家们都意识到,要用科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