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妇女对职业与家事的两难抉择*摘要:民国时期,人们一方面将职业问题作为妇女实现独立的中心问题与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又将家事仍视作妇女的天职,从而形成了妇女职业与家事并立的观念。这不仅消弭了妇女职业所强调的独立精神,也使得民国时期的一些妇女不得不面对职业与家事的双重负担而作出艰难的选择。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是因为传统男权思想意识作祟;二是因为现实生活的被迫无奈,三是因为政策导向摇摆不定,四是因为社会解放运动的需要。关键词:民国时期;女性独立;职业;家事中图分类号:K2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4)12-0143-05民国时期,一些妇女为摆脱家庭束缚而纷纷走妇女应尽的义务,辛亥革命时期更重视妇女应享有出家庭,步入职业领域,并成为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的权利,五四时期则更多地着眼于妇女的人格独一个具体诠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对立。在时人看来,传统社会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方面虽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之上的,而农业经济又是以家庭为本位。因此,中国主要集中于探讨女性的社会角色以及她们在社会场社会的构成单位不是个人而是家庭。由于“家族制域中的生活情况。对民国时期职业妇女的家事问题度是万恶之源”,所以“社会上种种解放的运动,是以及她们在职业与家事之间的两难选择虽有涉及,打破大家族制度的运动。”基于这样的逻辑,家庭但缺乏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本文在梳理民国时就成了近代妇女运动的革命对象。期妇女职业与妇女家事的并立与对立关系的基础1918年6月,胡适将挪威剧作家易卜生的名作上,试图从中透视民国妇女所处的两难困境及其主《傀儡之家》译成《娜拉》,并发表于《新青年》上,标要原因,以就教于方家。志着新文化时代的一个崭新的女性形象的出场。或一、民国妇女职业思潮与家事天职论许女作家庐隐的一句话可以表达出娜拉所代表的精神意旨:“今后妇女的出路,就是打破家庭的藩篱到民国时期,在社会角色与家庭角色方面,主要存社会上去,逃出傀儡家庭,去过人类应有的生活,不在以下几种观点。仅仅作个女人,还要作人。”按照茅盾的解读,娜拉1.“不仅仅做个女人,还要做人”精神就是“‘我要做堂堂的一个人’的精神”。因早在清末民初,就已经出现要求男女平等的呼此,当时就有人说:“妇女运动的主义,就是所谓‘妇声。梁启超等人在戊戌维新运动中就提出妇女就业人亦人’的‘娜拉主义’。”也有学者称,新文化运的主张。20世纪初,提倡妇女经济自立的呼声日益动中提出的妇女问题实际上就是妇女的人格独立、高涨。就妇女解放问题而言,戊戌时期大多着眼于人身自主、人权平等问题。收稿日期:2014-09-29*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妇女解放与民国女性的社会生活———以妾为中心的考察》(10YJA770065)。作者简介:余华林,男,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北京100089)。143中州学刊2014年第12期2.“妇女要谋经济的独立,不可不就业”在实现妇女独立人格的根本途径问题上,尽管也有人主张从女子教育和家庭改革等方面做起,但多数人认为经济上不独立正是妇女受压迫的主要原因。正如茅盾曾经所讲的那样:“那时候有些‘新女子’开口一个‘经济问题是妇女问题的中心’,闭口一个‘妇女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妇女要想实现经济独立,显然就要从事职业。“多数人的意见,都以为妇女要谋经济的独立,不可不就职业;反转来说,妇女的就职业,是为了谋经济的独立。”在时人看来,妇女的职业不仅是实现经济独立的根本途径,对于实现人格独立也同样重要。因为所谓人格,就是做人的资格,要想取得做人的资格,就需要“一个人不依靠他人,而营独立的生活”瑢;所以妇女要想“争回已丧失的人格,不被人视为男子的寄生物,万不能不有职业”。瑣在这种舆论氛围之下,妇女职业也被很多人视为妇女解放的中心问题和先决条件。3.“女子的唯一天职,是处置家政”对妇女职业与经济独立的呼吁并不意味着人们对“贤妻良母”的传统女性角色也一并否认。民国时期,处理家政也仍被很多人视为女性的天职,有人说“女子的唯一天职,是处置家政”,“要组织一完满的家庭,必须有善治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