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办学习心得体会对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认识和思考寇家塬镇镇长高利斌通过一年来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使我内心深处感到一种震撼和危机感,我们当前面临的社会管理问题是如此的不容乐观,形势是如此的严俊。使我深深的感到肩上的重大责任和压力。但也很欣慰的是我们有一个清醒的党,把问题早早的给我们摆上了议事日程,中、省、市、县各级各部门都在寻求解困的办法。现就通过自己的学习浅谈一下对新时期信访工作的认识和思考:一、群众为何热衷于信访目前,信访工作可以说是令乡镇工作者十分头疼的一项事务。一般信访人只要上访,就先找主要领导和要害部门;无论反映什么问题,都千方百计绕开司法调解、行政复议、依法诉讼等渠道。他们纷纷走上信访之路,造成了信访部门门庭若市、主要领导应接不暇的局面。于是基层干部包案的、稳控的、限期解决的、追究责任的等应对措施定了又定,细了又细。带来的结果却是,一些职能部门的权力被削弱了,基层干部集中承担起了解决社会信访的责任。基层的包案人员、稳控人员,为了免受追究,尽快了案,把容易解决的案件凭借经验或以言代法给解决了。对不易解决的,或原本不属于自己职能范围内的案件,对信访人或好言相劝、或推诿扯皮、或死看硬守、或利益抚慰,最终达到以稳为了结。这样做,虽然快捷高效,暂时化解了不少矛盾,稳控了信访局面,但容易给信访人以诸多误导信息:有问题找领导,不依法诉讼也行;干部害怕信访,害怕追究;谁上访谁有理、谁受益等。于是一些信访人无视法律和政策,盲目走信访之路。甚至有个别信访人因为从中尝到了甜头,走上了职业化道路的趋势。二、信访案件越来越多而复杂原来信访涉及的问题一般是邻里不和、打架斗殴、经济纠纷、行政执法等经常性案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贫富差异、利益的分配不公以及信访事态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依据第1页共4页现行的法规政策,追诉过去一些政治议题或人事改革等历史问题。如被清退的民办教师、复退军人、老放影员、企业下岗职工等要求解决待遇问题等,土地纠纷案等,这些问题由于时间长、人员多、情况杂,又有很强的时代背景和政策思想因素,给基层政府处理起来造成很大难度。如果不从宏观上把握原则,及早控制,会给社会带来更广泛的负面影响。三、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一是疏通司法调解渠道。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的要求,镇村两级和企事业单位都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这一组织体系是解决民间纠纷、基层信访的很好渠道。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组织体系,从人员配备、经费保障、职责明确、软硬件建设等方面着手,强力修筑一条提前预防、提前介入、提前调解的信访渠道。调解的过程,是解决矛盾的过程,也是普法的过程。对一些确实不能调解的矛盾和纠纷,调解人员应及时告知当事人如何依法信访、复议或诉讼,从而会大大减少无序上访事件的发生。二是疏通行政复议渠道。在当今的信访案件里,有不少属于与行政执法相关的案件,然而信访人走行政复议的却寥寥无几。一方面是信访人对行政复议的执行程序不了解、不习惯、不相信。另一方面一些职能部门因执法不透明、不规范,也不鼓励信访人走复议之路。这两不情愿的现象削弱了我国《行政复议法》的有效功能,致使许多该走行政复议的案件,也都朝信访部门涌来。因此,要及时疏通行政复议这一重要渠道。对该走行政复议的信访人积极引导,耐心帮助,让他们实实在在地看到复议的实际效果。这样,该渠道才能顺利打开。三是疏通“信访三级终结”渠道。对于那些既不愿走司法调解、行政复议,又不愿走法律诉讼的案件,就通过“信访三级终结”渠道来规范。先由信访部门把受理案件转送发生单位进行调查,并限期拿出初步的书面处理意见。如果信访人不服,在法定时间内向依法有权处理的上一级机关申诉,对上一级机关给出的答复不服的,可再向上申诉一级给出终结答复。如果信访人对终结答复仍不服者,规定不准再走信访渠道解决,只能通过其他渠道,尤其是诉讼渠道解决。确保“信访三级终第2页共4页结”制的顺利实施,将会有力维护信访秩序,提高办案效率。四是疏通法律诉讼渠道。无论走司法调解、行政复议、还是走“三级终结”,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