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校如何“留住”学生姓名王延妮单位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电话13965254709浅谈中职学校如何“留住”学生王延妮(安徽省第一轻工业学校安徽蚌埠233000)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政策倾斜,职业教育迎来了灿烂的春天。使很多家境贫困的学生有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也使他们的职业竞争力能大幅提高。与此同时,职业学校学生流失率的现象日渐突出,成为职业教育发展中一个不可回避的内容。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并针对中职生流失的现状,提出预防中职生流失的对策和措施。关键词:中职学生流失留住学生中职教育是专门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技能性人才的教育领域,其特点是在完成初高中基础教育内容的同时,培养出各行业所需的技术能手,同时进一步为各高等院校输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打下基础。因此,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是既承担着国家九年义务教育的职责又肩负着培养各行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之重任。近年来,由于取消了升学考试,学生选择哪所学校全凭个人的意愿,国家无法律约束,学校更无约束力。各职业学校为了生存与发展,生源竞争异常激烈,在招生大战中各显神通:下大功夫制做招生简章、发动全校人员进行招生,给予学生招生奖励同时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各项服务、优化教学环境,与此同时国家又出台了农村学生免费就读的好政策来鼓励学生上职校,职业学校的“春天”似乎来了。然而,职业学校存在退学严重的现象,花大力气招来的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又流失了。1.学生流失原因现状分析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研究和综合分析,笔者认为我校中职学生流失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可分为内因与外因两部分。其中,内因是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它对学生流失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造成学生流失的外因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三个方面。1.1中职生流失的自身因素。学生自身原因包括学生基础差,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前途比较迷茫,从众心理等等。由于受目前招生环境的限制,当前的中职学校招生是“来者不拒”,这些学生大部分在初中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方法欠缺,自我调节能力差,没有明确的学校目标,对前途和以后从业的环境缺乏信心和了解,认为学习好坏与自己将来的发展没有太大关系;加之“受没读书的朋友影响”易受诱惑,部分原本想学习的人,看村里其他同学辍学去打工了,觉得在班里坐着没有什么意思,就随大流去打工而辍学了。1.2中职生流失的家庭、社会因素。家庭和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经济困难,想尽早为家庭减轻负担;父母目光短浅,家庭不和睦,社会价值取向等。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村的,家庭收入比较低,子女较多,压力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村学生实行了学费全免的政策,但是随着现在物价的攀升,很多农村家庭承担孩子的生活费显得比较“吃力”;其次,很多学生家庭环境比较差,父母长年外出打工,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等等,导致很多学生由爷爷奶奶来抚养管理,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再则,随着经济的发展、贫富差距悬殊较大,传统的价值取向正面临新的挑战,部分学生由于受社会如“有权就有钱”、“有关系就好办事”等错误观念的影响,再加上家长认知水平的局限,所以他们认为书是可读可不读。1.3中职生流失的学校方面的因素。学校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传统,学生业余生活单一,学生的自尊自信易受伤害,对就业没有信心等等。虽然学校正努力倡导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比如采用分层教学,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多媒体辅助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教学形式仍习惯于讲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忽略了实际岗位能力的培养,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学习与知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学习内容枯燥乏味,学生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中职生大多处于生命旺盛发展的时期,单调的学生生活使他们感觉“空虚无聊”使他们通过上网玩游戏等打发时间;学生直接的管理者对学生了解不深,处理问题形式粗暴,语言随意等都会使学生觉得受到“伤害”,久而久之,厌学离去。2.中职生流失的的对策和措施2.1学校管理制度应严格规范,全员参与到学生的管理中来严格的管理制度可以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