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中心小学“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教案主备人:刘明霞审核人:陈金顺教学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总(12)课时授课题目1-5物体的体积和容积授课日期年月日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能借助实物或直观图比较物体的体积(或容积)的大小。2、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教学准备课件、多媒体板书设计1-5物体的体积和容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就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教学过程二次备课一、课前温习。(3分钟)1,体会体积:你遇到一辆车横在路面上,你会绕过车子继续行走。而如果遇到路面上有一块砖头,你可能会不经意地从上面跨过去。你对这两种情况有何体会?2,体会容积:取两个大小不同的杯子,用同一个杯子往两个杯子里倒水,哪个杯子里装的水多?二、课中导学。(25-27分钟)(一)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指名读。(1分钟)学习目标:(1)、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2)、能借助实物或直观图比较物体的体积(或容积)的大小。(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二)出示例题及自学要求。(2分钟)1、出示例题6。认真看书、自学P10页2、自学要求:1、认真看课本P10例6内容,理解什么是物体的体积。2、认真看课本P11例7内容,理解什么是容器的容积。3、想一想:物体的体积和容积有什么不同?(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纠正看书、写字不良习惯。(3分钟)(四)检查自学效果。(8-10分钟)1、检查1:例题的自学。(1)指明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还剩下一些水?倒进几号杯的水多一点,为什么?三个水果呢?什么是物体的体积?(2)什么是容积?与体积有什么区别?2、检查2:随堂练习。(1)个性化作业。1瓶可乐,如果倒进甲种玻璃杯,正好倒满8杯;如果倒进乙杯,正好倒满10杯,()种玻璃杯的容积大。(2)做试一试,完成填空题。(在横线上填A或B或C)先把左边玻璃杯盛满水,然后往右边杯中倒,全部倒完后:如果正好倒满右杯,说明。如果还未倒满,说明。如果有水溢出,说明。A、同样大B、左杯大C、右杯大(3)完成练一练。评议时重点说一说为什么会溢出来的多?交流:第1小题,右杯溢出的水多,因为右边石子体积较大。第2小题,右边盒子的容积大,因为右边盒子中容纳的物体体积大。大港中心小学“先学后教、分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教案主备人:刘明霞审核人:陈金顺3、小结: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容器所能容纳其他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五)巩固练习。做练习三第1题。”(六)综合练习一。1、判断。(1)体积可以比较大小,容积不可以比较大小。------()(2)小强的背包最多放10本语文书,小玲的背包最多放10本数学书,小强的背包一定比小玲的容积大。……..()(3)木箱的体积就是木箱的容积。……..()三、课堂反思。(1分钟)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惑?(口答)四、当堂检测。(10-12分钟)(课堂作业,自创、选编相结合)(一)基础题P14练习三第2题(二)提高题1、选择。(1)我们平时说“太阳大,地球小”,其中“大”和“小”是指()。A、表面积B、体积C、影子(2)满满的一杯牛奶,()的体积就是()的容积。A杯子B牛奶C无法确定(三)思考题用甲、乙两个玻璃杯给同一个玻璃缸注水,甲杯3次可以注满,乙杯4次可以注满,哪个杯子的容积大?为什么?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