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弧度制的应用(第九周第三节)教学目标:⑴运用弧度制解决具体的问题;⑵理解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关系.知识与技能:(1)会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3)熟记特殊角的弧度数奎屯王新敞新疆过程与方法:在反复练习中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内容分析:讲清1弧度角的定义,使学生建立弧度的概念,理解弧度制的定义,达到突破难点之目的.通过周角的两种单位制的度量,得到角度与弧度的换算公式.使学生认识到角度制、弧度制都是度量角的制度,二者虽单位不同,但是互相联系的、辩证统一的.教学重点:运用弧度制解决具体的问题,弧长公式教学难点:运用弧度制解决具体的问题。重难点处理(1)由问题引入弧度制的概念;(2)通过观察——探究,明晰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关系;(3)在练习——讨论中,深化、巩固知识,培养计算技能;(4)在操作——实践中,培养计算工具使用技能;(5)结合实例了解知识的应用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回顾知识复习导入两种单位制之间的换算关系:360°=,即180°=.换算公式:1°=二、巩固知识典型例题例1某机械采用带传动,由发动机的主动轴带着工作机的从动轮转动.设主动轮A的直径为100mm,从动轮B的直径为280mm.问:主动轮A旋转360°,从动轮B旋转的角是多少?(精确到1′)解主动轮A旋转360°就是一周,所以,传动带转过的长度为π×100=100π(mm).再考虑从动轮,传动带紧贴着从动轮B转过100π(mm)的长度,那么应用公式,从动轮B转过的角就等于.答从动轮旋转,用角度表示约为128°34′例2如下图,求公路弯道部分的长(精确到0.1m.图中长度单位:m).(A层学生)三角函数1分析知道圆心角和半径,求弧长时,要首先将圆心角换算为弧度制.解60°角换算为弧度,因此(m).答弯道部分的长约为47.1m.三、知识晋级第一级:基本概念。(用弧度制表示)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第一或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第二级:简单应用。用弧度制表示:1、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2、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3、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解:1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2终边在轴上的角的集合3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第三级:掌握知识。7弧度的角在第象限,与7弧度角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为.一7-2π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确定解决问题的基本方向,制定解决方案;把方案的每一步细分成若干个基本的数学模型;每小组分别给出详细的书面解答,组间互评。四、小结:本节课重点是用弧度制表示的弧长公式五、作业:(1)读书部分:教材章节5.2;(2)书面作业:学习与训练5.2;(3)实践调查:了解弧度制的实际应用六、课后记:三角函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