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C07初中物理单元上课实践示例:《声音是什么》3拓展资源1“科学探究”缘何变身“科学实践”?VIP免费

C07初中物理单元上课实践示例:《声音是什么》3拓展资源1“科学探究”缘何变身“科学实践”?_第1页
1/8
C07初中物理单元上课实践示例:《声音是什么》3拓展资源1“科学探究”缘何变身“科学实践”?_第2页
2/8
C07初中物理单元上课实践示例:《声音是什么》3拓展资源1“科学探究”缘何变身“科学实践”?_第3页
3/8
2012年第11期(总第394期)教育研究“科学探究”缘何变身“科学实践”?——解读美国科学教育框架理念的首位关键词之变唐小为丁邦平[摘要]在美国科学教育新框架中,首位关键词由“科学探究”变为“科学实践”,这一变更折射出近20年来美国科学教育研究者扭转课堂探究模式化倾向的努力。探究模式化的根源,可追溯到“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在美国科学教育史上的主导地位。框架使用“科学实践”一词,凸显了融合社会、认知、行为三个维度的实践观。其实施要求理论性探究在课堂探究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并要求科学作为社会性活动的特质在课堂上得到充分施展。[关键词]科学探究;科学实践;科学方法[作者简介]唐小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重庆400700);丁邦平,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9)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RC)于2011年7月发布的《K-12年级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学科概念和核心概念》一书(以下简称《框架》)[1],融合近年来科学教育研究诸多成果,完成了美国制定科学教育新标准的理论奠基工作。我国研究者很及时地对这个新框架进行了译介,梳理和分析了框架设计的内容、特点、理念及其理论基础[2],并提出新框架具有聚焦核心概念、整合科学与工程、整体化设计与“知行合一”的实践等四大特点,可供我国科学教育改革借鉴[3]。然而要用这块“他山之石”攻我之玉,仅知其然不够,必须知其所以然。如不理解新思路孕育和诞生的来龙去脉,即便了解其“新”于何处,也难深悟其“新”有何益。《框架》中最抢眼的甚至有些颠覆意味的变更是,首位关键词从“探究”(inquiry),变成了“实践(practices)。“探究”是美国1996年《国家科学教育标准》[4](以下简称96《标准》)的核心理念,同时指向学生应发展的重要能力和科学教学的核心方法。因我国现行科学课标的制定主要借鉴了这一《标准》,“探究”也成了我国科学教育研究使用频率最高的术语,从教学一线到最高级别的理论刊物,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么,“探究”缘何“失宠”?“实践”又强在哪里?一、“探究”一词何以被取代?《框架》解释说,96《标准》中广泛使用的“探究”一词“多年来在科学教育共同体中被以多种不同方式理解着”,《框架》改用“实践”一词,不是为了取代探究,而是要为“探究”正名,“更好地阐述探究在科学中的含义,即作为其题中应有之义的认知、社会、行为等多维度的实践活动”。[5]导致“探究”一词被取代的症结就是这个词“被以多种不同方式理解着”——这些“不同方式”往往将“认知、社会、行为等多维度的实践活动”部分简化甚至省略,导致实施出来的“探究”变了味儿。其最典型、最顽固、最成众矢之的的方式,就是将课堂科学探究等同于学习“科学方法”。“科学方法”自19世纪晚期进入美国科学课堂。受经验主义科学哲学影响,当时所谓“科学方法”主要指在量化实验基础上归纳得出确定结论的科学实验方法。秉承这一理念,美国1887年出版了一本包括40个物理实验训练、名为《哈佛大学初等物理实验》的小册子,先是纳入哈佛物理系入学要求,后成为美国大学升学考核的重要指标。受这根指挥棒操控,总共有十多年的时间,美国中小学科学教育把教授模式化实验方法当做第一要务。在这样的科学课堂中,假说、推测、科学解释等理论性思考几无立足之地。当时的教育家也认为,“理论性科学讨论的水太深,一旦踏进去,就会完全抹煞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6]随着美国中等教育大众化,高中入学人数陡增,然而选修自然科学学科的高中生比例却逐年下降;科学教育着重培养的实验技能被认为只对大学生有用,而那时高中毕业的升学比例不足10%。缺少实用性的“科学方法”引来嘘声一片,连颇有影响的教育家杜威也指出,“科学过多地被作为不断累积的既定事实和实验技能来教,却很少作为思想方法来教”。[7]随后杜威在1910年出版的《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分析了少量个人日常思考案例,并总结出“思维五步”,即觉察问题、定义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基于推理发展各种方案、基于观察或实验证实或证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C07初中物理单元上课实践示例:《声音是什么》3拓展资源1“科学探究”缘何变身“科学实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