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病句专题复习辨析语病,是各地中考常考的题型之一。病句常见的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语赘余、关联词语误用、前后矛盾、句式杂糅、语句产生歧义等。这里我们要掌握病句的基本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词语重复。修改病句的方法有增、删、调、换,即增加字词、删去多余字词、调整字词顺序、更换字词。无论用那种方法,修改病句都要遵循两条原则;一是保留原句基本意思不变;二是变动越少越好,不能在修改中出现新的语病。如果我们掌握了其中规律,就能快速而有效的辨析语病,对症下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注意关联词的前后搭配。在涉及到复句的病句中,我们要注意它们的关联词,考虑关联词搭配是否恰当,关联词有无放错位置,语序是否合理等等。复句的关联词分单用和配对使用两种,如果句子中使用了必须配对使用的关联词就要注意它们的搭配是否恰当,看有没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如果是递进关系的复句,则要留心两个分句的语序是否合理,看有无语序不当的语病。例1:想象不是对诗人的创作是一种必要,而且对于读者的欣赏也是一种必要。例2:无论干部和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能力提升:1.只有好好听课,好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就能大幅提高。2.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早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3.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条件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上了顶峰。4.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二.注意出现“禁止”“防止”类词的句子。有些词语,如“禁止”“防止”“忌”“避免”等词语,本身就有“设法阻止”的意思,命题者常增设否定词,造成句意相反,形成语病。在做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本意是推行什么,还是阻止什么,再确定否定词的去留。例: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能力提升:1.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2.一些家长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而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阻止孩子1不上网。3.为了防止类似的恶性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加强管理,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4.学生写作文切忌不要胡编乱造。5.如何防止驻伊美军免遭汽车炸弹的袭击,这是美国政府头痛的问题。三.句中出现多个否定词时要注意。命题者也喜欢用多个否定词来迷惑考生,因此我们对反问句要有清楚的认识:肯定的反问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如果是双重否定句则表示肯定意思。在出现多个否定词时不妨算清究竟有几个,然后运用数学“负负得正”的理念去理解,如果发现有多余的否定词把本意弄反了,那么就可以确定有语病,就要把多余的否定词删去。例: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能力提升:1.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谁能不相信高科技不会给人类带来福音?2.对于那些无视交通规则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3.我们无论如何不能不承认,太阳不是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的。4.近年来经济的发展,谁也不能否认这不是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四.注意句中的介词。介词的运用上,极易出现语病。这类句子常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介词短语做状语,另一部分有正常的句子主干,命题者就常在这里设陷阱,给两个部分都加上介词,使句子的主语隐藏了起来,造成成分残缺的语病。修改时常会发现两个介词删去任何一个都可以,这时仍要留心读句子,尤其有上下文的句子,准确把握句子的真正主语后,才把多余的介词删去。例:通过初中三年的学习,使我掌握了许多知识,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能力提升:1.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2.通过医生的精心治疗,使她很快恢复了健康。3.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4.经过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才使他打开思路,掌握了解题方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五.注意并列短语的搭配、语序情况。这类句子常出现由并列短语作谓语部分或宾语部分的情况,命题者常设置搭配不当或语序不当的语病。若由动词性并列短语作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