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课程要求】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认识其历史功绩和弊端。【重点】归纳斯大林模式的特点【难点】怎样评价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苏联(苏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路:列宁时代:战时共产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失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时代:是否会继续坚持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道路还是走斯大林自己的道路?斯大林模式这两组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背景?苏联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海报《完成五年计划》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1)国内——)国内——19221922年苏联建立;年苏联建立;19241924年列宁逝世,斯年列宁逝世,斯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经济水平落后(落后的农业大林成为苏联的主要领导人;经济水平落后(落后的农业国)国)((22)国际——资本主义包围形势紧张。)国际——资本主义包围形势紧张。11、背景:、背景:22、目的及实施工业化的过程:、目的及实施工业化的过程:(1)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比例失调。((22)追求高速度。)追求高速度。((33))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政府主导)依靠本国力量积累资金(政府主导)3、特点4、评价成就:问题两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形成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结构改变:从一个依赖西方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经济结构不合理,农轻重比例失调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化,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为什么?提示:从当时苏联成立后的国际国内环境思考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在当时苏联的国情下,有什么好的办法使苏联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用行政手段来指挥经济,建立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中的体制,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应重工业发展,为它提供资金提示:物力、财力、人力严重匮乏;国外敌视;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严峻,外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7苏联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增加投资,扩大基建规模和能源、材料与劳动力消耗的粗放经营:1929至1940年,苏联基本建设投资年平均增长17.9%,比上述国民生产、国民收入和工业的年平均增率高。这说明苏联在经济运行中是投放多产出少,其经营方式是粗放型而不是集约型。--------在资源的消耗方面,到80年代,与美国相比,苏联生产相同国民收入所消耗的电力是美国的1.2倍,钢1.9倍,石油2倍;——董大业主编《高中世界史新教材的学术背景与疑难解析》想想我们国家后来是不是也这样呢?那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呢?对你有什么启示?学习探究: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是不可能的。用列宁提出的那种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办法,他认为也难以奏效。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产量,虽然只占粮食总产量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家商品粮总额的5%,商品率达到47%。斯大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根据上述材料归纳农业集体化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小农经济落后;小农经济落后;粮食供应的困难;粮食供应的困难;工业发展的需要。提示农业集体化的实现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它违背了农民自愿加入的意愿,与当时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不相适应,从而破坏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二、农业全盘集体化11、背景:、背景:22、目的:、目的: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33、过程:、过程:1927192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