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题目:《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执教者:邓显华单位:三水区西南街道下东鲁小学时间:2017年6月单位意见:(盖章)《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教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义务教育教科书(2013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授课教师】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街道下东鲁小学邓显华【教材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内容第85页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过角的度量、三角形的特性和三角形的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特征,掌握好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外角之间的联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多边形内角和等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基础。【学情分析】在四年级上册学习“角的度量”中,学生在度量两块不同三角尺各角度数的活动时已有一定相关的认知水平,那就是这两块三角尺三个角加起来的和是1800。多数的学生已经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但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并不清楚。所以本课的设计在于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发现、探究问题的过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动手操作的意识和能力,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能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观察、猜想、实验、交流、比较、分析、推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让学生亲自动手,通过量、剪、拼等活动发现、证实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2)能初步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结论进行简单的计算。数学思考(1)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吗;(2)怎进行三角形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活动,学生如何体验“转化”数学思想。问题解决(1)经历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全过程,证实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的特征;(2)提高学生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1)使学生有科学实验态度,初步养成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应用意识;(3)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学习成功的喜悦。【教学重点】学生经历“探索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知识的形成、发展和应用的全过程。1【教学难点、关键】采用多种途径实践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1800;关键是观察和实践、猜想和验证的学习活动。【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教学手段】学具:纸质锐角、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和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三角尺、量角器教具:纸质锐角、钝角三角形各一个和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两个、三角尺、量角器、课件【教学设想】学生对三角尺上每个角的度数比较熟悉,就从这里入手。先让学生算出每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从而引发学生的猜想:其它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接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任意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用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分析测量误差),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再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设计教学时采用引导发现法、合作探究法和直观演示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大胆猜想,自己推导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0。【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流程2猜想设疑故事引入设计意图:师生猜角互动,诱发学生对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关系产生好奇,激起学生质疑提问的学习兴趣。揭示课题明确目标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并进行思索。独立思考观察实验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应该怎样去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引入猜想设疑课件出示一个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的内角2、三角形内角和的含义谁能说说哪些角是三角形的内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