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5课《<清明上河图>赏析》单元内各课教学建议和相应教学难点的教学情境设计陈君海门市城北初中1.单元内各课教学建议本单元建议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清明上河图》画面探究及分析。第二课时:合作临摹《清明上河图》局部及评价。2.教学难点的教学情境设计第一课时:《清明上河图》画面探究及分析。教学重难点:《清明上河图》的分析,以及综合探究活动的设计及综合性学习能力的培养。(1)分析讨论:《清明上河图》以全景式的构图,细腻的笔法,真实地记录了宋徽宗宣和年间汴梁繁华热闹的景象,展示了汴河沿岸以及东角门里市区的风光。其价值不仅在美术上,也是史学家、社会学家们宝贵的研究素材。阅读此画,我们会看到什么?(2)分组读图: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选一个专题(风俗人情、桥梁建筑、道路交通、人际关系),在《清明上河图》上认真查找,用心分析,探究《清明上河图》的价值。探究提示:◎风俗人情游戏活动:野台戏、耍猴戏、僧侣拳击、说书、走钢丝走绳、打花鼓、和尚杂耍、相朴等;清明活动:打秋千、、插柳、春游野宴、扫墓;◎市招类:特别标志——酒帘、饭铺晃子、接骨店、香蜡铺、笔墨店、鞋店、杂货店;饮食类市招——官盐、糖房、糟熏海味、蜜饯、羊肉、茶点、小吃店;公家机关市招——官厅、状元府等;◎桥梁建筑茅屋、瓦屋、华屋、殿宇、庙、摊子、战台、桥(八字型、拱型、平板硬桥)、墙、牌坊等。◎道路交通船(帆船、画舫、游艇、木筏、渡船、官船);车(独轮车、双轮车、四轮车);轿子(二人小轿、花轿、官轿);骆驼。◎人际关系做生意的商贾,骑马的官吏,看街景的士绅,叫卖的小贩,乘坐轿子的大家眷属,身负背篓的行脚僧人,问路的外乡游客,听说书的街巷小儿,酒楼中狂饮的豪门子弟,城边行乞的残疾老人。(3)读图交流请学生根据读图的情况进行讲解和分析,并当场评价。评价规则如下:·交流的同学自己自告奋勇主动进行讲解分析,底分70分起,被老师点名的底分60分起。·所讲内容较少,基本正确,语言流畅,分数在底分基础上加10分。(60---80分)·所讲内容丰富,正确,语言流畅,分数在底分基础上加20分。(60---90分)·所讲内容丰富,正确,语言流畅,又有自己的分析、理解和感悟,分数在底分基础上加20分。(60---100分)第二课时:合作临摹《清明上河图》局部及评价。教学重难点:中国古代绘画的透视方法——散点透视法。教学情境设计:师:同学们,对张择端而言,我们是外乡人、外空人,我们第一次来到汴梁,所以张择端带领我们从人影稀疏的城外来到了人群稠密、一派繁荣景象的城内。他像是带着我们干嘛呢?生:旅游。师:这种像旅游一样的边走边看边画的绘画方式被称为散点透视,这是中国绘画所特有的表现方式。你们看,这是乾隆年间以为宫廷画师画的作品也是采用散点透视的表现方式带着我们参观了宫廷内外的繁华景象。师:采用散点透视构图的中国画还有很多,比如描绘描绘权贵生活的《韩熙载夜宴图》、表现《洛神赋图》、还有表现祖国大好河山的现代中国画作品《江山如此多娇》等。所以,从构图上来说,《清明上河图》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是散点透视的典型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