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力成正比,跟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合力方向相同。公式:F=ma导入新课小复习2.运动学公式:速度公式:v=vo+at位移公式:s=vot+at/2导出公式:vt-vo=2as222(1)知识与技能能运用牛顿定律解答一般的力学问题。理解运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即首先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用牛顿定律把二者联系起来。在分析解题的过程中学习体会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有效的方法,比如如何建立恰当的坐标系进行解题等。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解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帮助学生解决从受力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和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两种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教学难点受力分析:牛顿第二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本节导航1.1.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2.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1.1.从受力确定运动情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况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指的是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或求出物体的速度、位移等。知识要点知识要点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受力情况求合力,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再用运动学公式求所求量(运动学量)。物体运物体运动情况动情况运动学运动学公公式式加速度加速度aa牛顿第牛顿第二定律二定律物体受物体受力情况力情况例: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6.4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4.2N。求物体4s末的速度和4s内发生的位移。例题例题分析:(1)受力分析如图示: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水平方向:大小:F合=F-f;方向与拉力F方向相同。(2)用牛顿第二定律知:F合=ma利用合力来求加速度,利用运动学公式求位移。OGFNfGFNfO解:物体受力如图由图知:F合=F-f=maa=2/1.122.44.6smmfFsmatvvt/4.441.100mattvs8.841.121212204s末的速度4s内的位移例:如图所示:一个滑雪人,质量m=50kg,从静止开始沿倾角θ=37°的斜坡自由滑下,若已知滑雪板与雪面动摩擦数为0.05,经过5秒后下滑路程多少?此时速度又是多少?(不计空气阻力)例题例题解:X方向:mgsinθ-f=ma①Y方向:FN-mgcosθ=0②f=μFN③三个未知量f、FN、a解三个方程得:a=g(sinθ-μcosθ)=10×(sin37°-0.05cos37°)=5.6m/s2V=at=5.6×5m/s=28m/smmatS7056.5212122GGXGYf阻FNθ从受力确定运动学参量解题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并对该物体进行受力分析,2.画出受力示意图。3.根据力的合成与分解法,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出加速度。5.结合给定的运动学参量,选择运动学公式求未知量并加以讨论。归纳2.2.从运动情况确定受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力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指的是在运动情况(知道三个运动学量)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得出物体所受的力或者相关物理量(如动摩擦因数等)。知识要点知识要点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据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再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所求量(力)。物体运物体运动情况动情况运动学运动学公式公式加速度加速度aa牛顿第牛顿第二定律二定律物体受物体受力情况力情况例:一个滑雪的人,质量m=75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匀加速地滑下,山坡的倾角θ=30o,在t=5s的时间内滑下的路程s=60m,求滑雪人受到的阻力(包括滑动摩擦力和空气阻力)。例题例题G2G1mgNf解:对人进行受力分析得右图因为V0=2m/s,x=60m,t=5s取沿钭面向下方向为正则: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得a=4m/s2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20521526021aattVsNagmfmafmgfG5.6745.08.9(75)sin(sin2)例:一个质量为0.2Kg的物体用细绳吊在倾角为θ=53°的光滑斜倾面顶端如图所示,斜面静止时,物体紧靠在斜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