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核心知识的衔接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戴春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方面的内容,课程标准对“图形与几何”的内容,以“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的运动,图形与位置”四方面展开,以图形为载体,培养学生空间观念,推理能力,以更好的把握我们生存的空间为目标,不仅着眼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几何事实,而且强调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提倡以“问题情镜——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反思”的基本模式展现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的过程。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立体图形的过程;理解表面积、体积(包括容积)的概念,掌握表面积、体积(包括容积)的计算方法。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已经能够识别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本单元在此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是最基本的立体图形。通过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可以使学生对自己周围的空间和空间中的物体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立体几何图形的基础。另外,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也是学生形成体积的概念、掌握体积的计量单位和计算各种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本单元的知识链: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简单的立体图形,已能识别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前面几册教材又逐步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及周长和面积计算方法,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本册教材借助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巩固对长方体的初步认识,通过一系列活动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进而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在学生认识并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教学的。体积概念的理解,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是学生学习几何体体积的开始,对体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为六年级下册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做好铺垫。(见下图)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体积单位的进率及简单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的展开图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第一学段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第二学段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容积)的意义和常用单位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