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页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纯熟、陶醉、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九自然段。3、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体会音乐的魅力,感受他博大高尚的情怀。4、分辨文中哪些是实在事物,哪些是由事物引起的联想。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联想的表达方法。回首页贝多芬简介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钢琴家,其父为德国宫廷歌手,他从小就随父亲接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学会了弹琴与作曲。他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贝多芬二十八岁时听力开始减弱,五十岁时,两耳失聪,但仍坚持创作。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贝多芬在奥地利维也纳逝世,终年57岁。1827年3月29日,贝多芬的葬礼举行时,有二千多人参加护灵。贝多芬对音乐的最重要贡献是交响曲,因此他被誉为“交响乐之王”。回首页课文中提到的《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著名的钢琴奏鸣曲。课文写的是关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一个传说。“传说”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不一定确有其事。但是,民间传说能够反映出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好恶。从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贝多芬是怎样一位音乐家。回首页快乐读书乐在其中齐读课文,读出感情。回首页我会读生字我会读生字蜡蜡键键粼粼茵茵陌陌盲盲霎霎录录làlàjiànjiànlínlínyīnyīnmòmòmángmángshàshàlùlù回首页我会读词语我会读词语霎时间盲姑娘陶醉蜡烛霎时间盲姑娘陶醉蜡烛琴键谱写陌生清幽记录琴键谱写陌生清幽记录纯熟恬静莱茵河苏醒纯熟恬静莱茵河苏醒微波粼粼微波粼粼波涛汹涌波涛汹涌回首页从这一文段里你获得了什么信息?二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细读感悟细读感悟回首页如果把文章按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束四部分来分,该怎么分?每部分写的是什么?发生发展高潮结束我能理清课文的思路我能理清课文的思路回首页我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课文,讲述了()因()而为他们(),有感于盲姑娘()而即兴()的传奇故事。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同情穷兄妹同情穷兄妹弹琴弹琴对音乐的痴迷对音乐的痴迷创作《月光曲》创作《月光曲》回首页•《月光曲》一文的描写抓住了两条人物感情变化的线索,一条是盲姑娘的感情发展:对听演奏的()——听了演奏的()——知道是贝多芬的()——聆听《月光曲》的();一条是贝多芬的感情发展:对兄妹俩的()——遇到知音的()——用《月光曲》()。渴望急切渴望急切激动兴奋激动兴奋激动惊喜激动惊喜陶醉陶醉同情同情表达遇到知音激动心情表达遇到知音激动心情激动激动回首页我会小结听——产生同情情完月弹一首——感动境美光创作又一首——激动情结曲记录:一夜工夫感合回首页在这个故事中,贝多芬为什么要弹琴给盲姑娘兄妹听?为什么弹完一曲又弹一曲?哪一个自然段描写了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回首页1、故事是怎么发生的?2、“断断续续”说明了什么?贝多芬散步时听到茅屋里传来时断时续的琴声,恰巧是自己创作的曲子,引起了他的注意。贝多芬散步时听到茅屋里传来时断时续的琴声,恰巧是自己创作的曲子,引起了他的注意。(3)盲姑娘对音乐的热爱(1)这首曲目难度大(1)这首曲目难度大(2)弹奏者没把握好这曲目(2)弹奏者没把握好这曲目回首页3、贝多芬又听到了谁和谁的对话?把对话部分用——画下来。4、通过对话你了解到了什么?(4)他们兄妹俩热爱生活热爱音乐。(1)兄妹俩很贫穷;(1)兄妹俩很贫穷;(2)妹妹只是听过这曲目,所以弹奏不好;不好;(2)妹妹只是听过这曲目,所以弹奏不好;不好;(3)妹妹渴望听一次贝多芬弹奏乐曲;(3)妹妹渴望听一次贝多芬弹奏乐曲;回首页“随便说说罢了”是盲姑娘对她哥哥的劝慰。她怕哥哥因为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而心里难过,所以这样说。其实她很想“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这表明盲姑娘非常体谅哥哥的难处。5、盲姑娘真是“随便说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