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匡中心小学“学程导航”课时教学计划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进课文(1分钟)1.出示王勃头像第一板块:导入课文1分钟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教学内容施教日期课型新授主备人黄玉娟共几课时2第几课时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认识2个多音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四字词语的意思。2.能以图文对照、诗文对照的形式,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的意思,感受赣江壮观、秀美的秋景。3.借助插图、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赏悟诗句所描绘的宁静、壮美、深远的意境。4.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以图文对照、诗文对照的形式,理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诗句的意思,体会赣江壮观、秀美的秋景。教学难点:借助插图、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展开想象,赏悟诗句所描绘的宁静、壮美、深远的意境。教学资源教材开发:王勃的资料,滕王阁的插图及资料、黑板、挂图学生经验:学生生活中对秋天美景的感悟与积累。预习设计2.简介王勃3.齐读课题指导读好多音字“少”第二板块:预习展示(8分钟)1.分组出示词语第一组:探望南昌滕王阁看图了解滕王阁第二组:都督宴会庆贺文章相机教学生字:“督、宴”在田字格中写一个读好长句子第三组: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可以看出王勃很有才气第四组:《滕王阁序》拍案叫绝千古传诵读好长句中诗句的节奏案:桌子绝:独一无二拍案叫绝:拍着桌子叫好。位唐代的大文学家——王勃。课前我们已阅读了王勃的资料,谁来介绍一下?2.“自古英雄出少年”,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他少年时期的一个故事—《少年王勃》(齐读课题)(这个少是个多音字,让我们读准它,还可读——,组词)第二板块:预习导学8分钟1.先来展示你的预习成果,出示词语:第一组:探望南昌滕王阁谁来读,我们来看书中插图,这就是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滕王阁。师述:那年,少年王勃去探望父亲,路过南昌,滕王阁刚刚整修一新。一起来读好这组词。第二组:都督宴会庆贺文章相机教学生字:“督、宴”的书写,“督”的第四笔没有勾,“都”多音字,都督是古代的军事长官。宴:上中下结构,写得应紧凑些。在田字格中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脚放平,手放开。把这组词送回课文,你能读好这句话吗?一位姓阎的都督正准备在滕王阁举行宴会,听说王勃很有才气,便邀请他也来参加。第三组:胸有成竹文思如泉笔走如飞这组词语描写了谁?可以看出王勃—第四组:《滕王阁序》拍案叫绝千古传诵第三板块:整体感知(4′)【学程单一】①轻声读课文,完成填空:课文按()顺序写了(谁)在(什么地方)参加宴会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②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夸一夸王勃吗?③学习时间:3分钟预设:事情发展顺序王勃滕王阁《滕王阁序》“奇才!真是奇才!”第四板块:精读课文三、四自然段(16′)1.读好“奇才!真是奇才!”2.学程单二①默读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从哪里可以看出王勃是个“奇才”?用“—”画出相关语句。(1分钟)学程单二②看图想象:夕阳西下,登上滕王阁,向远处凝望,晚霞(),江水();近处,成片的芦苇(),一只野鸭()……(2分钟)预设说话:引读:他写下的——令都督——,后来这首诗一直传到了今天,这就是—文中是这样写的——出示句子: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师范读,指导读好诗句的节奏。齐读第三板块:整体感知4过渡:赣江边上的滕王阁就是因为王勃的一首诗而名扬天下。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位少年英才的风采。2.任务驱动,出示学程单一3.指名交流。第四板块:精读三、四自然段1.过渡:“奇才!真是奇才!”这个句子连用了两个感叹号,可见都督对王勃是多么的赞赏——引读2.见多识广的阎都督竟然对一个年仅14岁的少年这样连声称赞、甚至拍案叫绝,是什么原因呢?3.任务驱动出示学程单二4.导学(1)你从哪里看出王勃是个“奇才”?哪些词让你感受到王勃的才思敏捷?胸有成竹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