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老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老师对学生的呵护和关爱,感受教师情感与学生成长的关系,主动理解老师。能力:学会理解老师,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认识老师的职业工作特点,了解老师这个特殊角色的基本特征。二、教学重难点理解老师的工作性质,以及对学生的关爱三、教学过程(一)配乐诗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环节一:认识老师活动一:看图片----了解老师日常工作状态,从而知道老师工作特点(因为老师角色的多样性,所以更要了解和理解老师扮演的不同角色。)环节二:理解老师活动二:谈一谈----老师的形象古往今来,人们用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字眼和不同的文学体裁形式来描述和赞美老师。谈谈自己心目中的老师(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精神;通过交流调查资料,在同学们心中树立高大的教师形象,让同学们更加热爱老师。)活动三:猜一猜----老师作为普通人的喜怒哀乐老师高兴的事:学生诚信做人;学生成绩进步;学生遵规守纪;学生文明卫生;老师获得奖励……老师烦恼的事:学生不诚实;成绩不理想;不完成作业;课堂不守纪律;不讲卫生;没有时间照顾子女……活动四:做一做----架一座理解之桥同学们对老师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但这些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去互相理解,“理解”,这个伟大的词常与“万岁”相连,确实是建立良好关系的桥梁。“让老师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烦恼”,我们可以做什么?*对老师有礼貌*主动关心帮助老师第1页*要正确对待教师的不足*做好与教师的沟通工作……活动五:课堂探究(导学案)五、课堂小结希望同学们主动与老师做好沟通工作,学习中的疑难、生活中的苦恼、教学上的缺憾、甚至师生间的误会,都希望同学们主动、大方、真诚地和老师讲出来,共同求得解决的良策。这是老师们最欢迎的。至于怎样与老师进行交流和有效沟通,有什么方法与技巧呢?这个问题下一节课我们大家在一起来共同探讨。六、布置作业七、板书设计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