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地理教案----第21课时---时间--2016年10月17日VIP免费

地理教案----第21课时---时间--2016年10月17日_第1页
1/3
地理教案----第21课时---时间--2016年10月17日_第2页
2/3
地理教案----第21课时---时间--2016年10月17日_第3页
3/3
《地球的结构》教案第21课时时间2016年10月17日主备人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边界及特征,地壳的组成元素及分布,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2、掌握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和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壳厚薄的分布规律,岩石圈与地壳的关系。教学重难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地壳内部结构各层次的范围和主要特征,地球的外部结构。解决办法:举例:如橙子、鸡蛋讲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要求学生自己画图掌握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利用图片和视频讲述圈层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同时举出身边实例,如地震时是先感受到左右摇晃还是上下摇晃。教学过程:【合作探究】【解析】第(1)题,根据它们分布的不同位置,可以判断甲是莫霍面,乙是古登堡面。第(2)题,由于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所以E点的波速较快。第(3)题,过A点作地核这个小圆的切线,两线之间的地核小圆以下区域即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答案】(1)莫霍面古登堡面(2)E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3)如图:【解析】第1题,根据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特性,即纵波传播速度较横波快,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分析知2900千米上下层次的物质组成有很大差异。第2题,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特性不同,在矿物质中与在其周围介质中传播也不相同,故地震波可以用来进行地质探矿。【答案】1.D2.B【解析】第3题,从图中地壳等厚度线的分布状况可知,我国大陆部分地壳从东向西逐渐增厚。第4题,结合M、N两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壳厚度特点分析,可知M处为四川盆地,N处为大别山区。第5题,地壳厚度0千米处应为莫霍界面。【答案】3.C4.D5.C【解析】第6题,按距离地球表层由远到近,地球圈层可分为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其中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和岩石圈上部,结合图示中A、B、C与大气圈的位置可判断A为生物圈,B为水圈,C为岩石圈。第7题,水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中,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而不规则的圈层。第8题,由于生物圈是生命生存的主要场所,故可称之为地球上非常活跃的特殊结构。【答案】6.D7.B8.D【解析】第9题,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第10题,该景观的主体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答案】9.C10.B【拓展延伸】11.【解析】本题以材料的形式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对地球内部圈层探测方法及探测方法的实际应用。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所以我们的探测范围还处于地壳中。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常用的是地震波,利用地震波产生的纵波可以穿透固、液、气三态物质,而横波仅能通过固态物质的特性,可以探测地壳中的石油、天然气、固态矿产等。探测地球的“科学钻探”,是一种直接观测的方法,有别于以前的间接方法。除了这些方法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研究由地球内部喷出的岩浆岩等方法来研究地球的内部结构。【答案】(1)B(2)利用地震波产生的纵波可以穿透固、液、气三态物质,而横波仅能通过固态物质的特性,可以探测地壳中的石油、天然气、固态矿产等。(3)B(4)利用穿透性强的X光照射地球,研究喷出岩等。达标检测:英才园地,课时作业反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地理教案----第21课时---时间--2016年10月17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