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第九册《循环小数》研学案日期:2013年10月26日主备人:梁桂珠学生姓名:课题循环小数课型新知课课时1课时自学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27~28页的例8、例9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美,分享学习的乐趣。过程与方法: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观察、掌握本节课重点内容。知识与技能: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学习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学习难点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的概念及其关系的掌握。研学问题1观看课件,思考: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你能计算出他们平均每秒各跑多少米吗?研学问题21、计算(1)2.4÷3=0.75÷2.5=(2)28÷18=78.6÷11=2、思考:联系这些除法算式,想想,如果商是一个小数,会有哪些情况?验学练习1用简便形式写出下面的循环小数3.3232…()5.98222…()0.531531…()7.8094094…()练习2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哪些是循环小数。①3.141596…②0.625③4.1666…1④6.555555⑤1.·4·5⑥0.00909…有限小数有(),无限小数有(),循环小数有()。练习3判断(1)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循环小数。()(2)4.95959595是循环小数。()(3)循环小数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就是循环小数。()(4)无限小数一定比循环小数大。()(5)0.54848…保留两位小数是0.54。()评学评价1回顾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评价2对自己在这本节课的完成学习目标情况进行评价。循环小数教学设计学校番禺区化龙镇东沙小学班级五2班课题循环小数课型新授课指导教师冯炽恩时间2013.10.26自学学习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27~28页的例8、例9设计意图:本节课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2目标维度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在□打“√”情意目标感受数学的美,分享学习的乐趣。A:完全达成目标□B:基本达成目标□C: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过程方法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观察、掌握本节课重点内容。A:完全达成目标□B:基本达成目标□C: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知识技能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A:完全达成目标□B:基本达成目标□C:离目标还有较大距离□总评□优秀(3A或2A、1B)□良好(3B或1A、2B)□合格(1B,2C)□不合格(3C)知识背景出发,以问题的解决为切入口,让学生在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数学活动中建构循环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的美,分享学习的乐趣。过程与方法: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观察、掌握本节课重点内容。知识与技能:理解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区分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学习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学习难点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的概念及其关系的掌握。研学研究问题问题表述学生研学老师点拨设计意图问题1观看课件,课件动态呈现例8主题图:运动会长跑比赛现场,运动员冲向终点的激动时刻及终点处学生、裁判语:“哇!王鹏400米只跑了75秒!”“第二名李强,88秒!”“第三名张涛,96秒!”第四名齐军,101秒!“思考: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你能计算出他们平均每秒各跑多少米吗?1、认真观看课件后,学生积极提出数学问题。2、学生口头列式解决王鹏每秒跑的米数,师生共同演算求商。发现商小数部分重复出现。3、学生小组分工,独立计算李强、张涛、齐军每秒分别跑的米数,师生交流商的特点。1、根据学生的回答,明确求速度的问题。2、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及时突出关键词:重复出现,并板书。3、帮助学生理解“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含义。板书:循环。“400÷101”的计算过程虽然费时不少,但它的计算对于学生理解“循环”的含义却是必须的。因此,本环节采用了小组分工计算结果,共同观察分析的学习形式,帮助学生花费较少的时间充分理解“循环”的含义。研究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