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三化学晚测试三命题:宋桂明(2014-7-22)1.向一定量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AlCl3溶液,生成沉淀Al(OH)3的量随AlCl3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离子组在相应的溶液中一定大量存在的是A.A点对应溶液中:Na+、Fe3+、SO42-、HCO3-B.B点对应溶液中:Na+、SO42-、S2-、Cl-C.C点对应的溶液中:Ag+、Ca2+、NO3-、Na+D.D点对应的溶液中:K+、NH4+、I-、HCO3-2.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浓度为1×10-13mol/L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①K+、Cl-、NO3-、S2-;②K+、Fe2+、I-、SO42-;③Na+、Cl-、NO3-、SO42-④Na+、Ca2+、Cl-、HCO3-⑤K+、Ba2+、Cl-、NO3-A.①③B.③⑤C.③④D.②⑤3.某溶液中加入Na2O2后,离子浓度几乎保持不变的是A.NO3—B.Na+C.Mg2+D.SO32—4.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过量的SO2通入NaOH溶液中:SO2+2OH-==SO32-+H2OB.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C.NaNO2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D.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OH)2溶液:2HCO3-+Ba2++2OH-===BaCO3↓+2H2O+CO32-5.有些化学反应不论反应物量的多少,都只能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下列各组在溶液中的反应不符合这一情况的是A.Ba(OH)2与H2SO4B.KMnO4和H2O2C.HCl与NaHCO3D.Ca(HCO3)2与NaOH6.如限定使用下列物质,盐:钾盐、钠盐、铵盐、钡盐;酸:盐酸、硝酸、醋酸、稀硫酸。则盐与酸反应符合:2H++SO32-=SO2↑+H2O的化学方程式共有:A.6个B.7个C.9个D.12个7.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⑤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11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9.已知A、B、C、D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右上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为Fe,D为氢气,则B一定为酸B.若A、D为化合物,B为水,则C一定是气体单质C.若A、B、C、D均为化合物,该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D.若A、B、C、D均为10电子微粒,且C是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D常温下一定呈液态10.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反应中,被氧化的P原子与被还原的P原子个数比是A.6:5B.5:6C.11:5D.11:611.将0.03molCl2缓缓通入含0.02molH2SO3和0.02molHBr的混合溶液中,在此过程溶液的c(H+)与Cl2用量的关系示意图是(溶液的体积视为不变)12.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①③B.③④C.①②D.①③④13.amolFeS与bmolFe3O4投入到VLcmol·L-1的硝酸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假设只产生NO气体。所得澄清溶液的成分是Fe(NO3)3和H2SO4的混合液,则反应中未被还原的硝酸为A.(a+3b)molB.molC.molD.(cV-3a-9b)mol14.某无色溶液,其中有可能存在以下离子:Na+、Ag+、Ba2+、Al3+、AlO2-、S2-、CO32-、SO32-、SO42-,现取该溶液进行有关试验,其结果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生成沉淀甲的离子方程式:;(2)已知气体甲由两种氧化物组成(不包括水蒸汽和HBr),请你设计实验逐一鉴别这两种成分,将所需试剂以及现象填入下表中(可不填满,表中每一行对应正确方可得分)步骤实验目的试剂现象22123(3)由溶液甲生成沉淀乙的离子方程式:;(4)综上所述,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5)针对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用实验验证其是否存在的方法是15.硫酸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超过0.05%(体积分数)时需经处理后才能排放。某校兴趣小组欲测定硫酸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采用以下方案:甲方案:如下图所示,图中气体流量计B用于准确测量通过尾气的体积。将尾气通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碘水中测定SO2的含量。当洗气瓶C中溶液蓝色消失时,立即关闭活塞A。(1)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