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VIP免费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1页
1/3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2页
2/3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_第3页
3/3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教学设想:诗歌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歌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基础,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读出诗人蕴含在平淡语言中的浓烈情感,并最终熟读成诵。再者,赏析意境是学习田园诗歌的必要环节,希望能通过描绘画面,学生能感受陶诗的意境。另外,知人论世是学习诗文的有效突破口,希望通过背景的引入,学生能更深刻、全面地理解陶渊明的志趣和情怀!这节课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学生、教师、文本间的对话,来实现对田园诗的把握,理清由“归”字折射出的三个问题:为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从而深入体会陶渊明的志趣,理解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文。2.背诵《归园田居(其一)》。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诵读,师生共同把握诗人心情的转变。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解读把握作品的意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体会田园生活的情趣教学重点:1、探究诗人回归园田的原因。2、赏析陶渊明营造出的闲适、恬淡、宁静、自然的意境。教学难点:1、诗人出仕的时代背景。2、领悟诗人的志趣、情怀。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一位作家说过,人的一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人的分别也就在于有的人知道舍什么,得什么,因此人生的境界也就不同东晋有位著名的文学家也曾经做过重要的人生选择,他选择的是舍弃官场回归田园,他为自己的选择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归园田居》。这个人就是陶渊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名篇《归园田居》(其一),学习他的舍与得。二、出示教学目标三、自读释疑,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疏通诗意。2、理清思路:(1)为何而归?(2)归向何处?(3)归去如何?四、品读诗文,赏析探究。(一)诵读、思考:为何而归?——因为热爱田园,厌恶官场。误落:从一个“误”字中,你能读出什么情感?——沉痛、悔恨。尘网比喻官场,官场是很多人追逐的对象,但诗人却为什么将之比喻成网?体现出一种怎样的感情?——对官场的厌恶。而且诗人被网住了多少年?三十年,尽管有夸大,但可以感觉到诗人极端的厌恶,不自由的情感。你能否读出这种感觉?应该重读哪些词?(再读,齐读)羁鸟、池鱼:羁是什么意思?笼中鸟、池中鱼。这实际上也是诗人的一种——自比。鸟和鱼本来应该是自由自在的,但现在却成了“笼中鸟,池中鱼”,所以他们特别渴望自由,所以应该重读?——恋,思。(诵读,齐读)诵读是情感的艺术,所以,同学们首先要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作者。追问:诗人既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又为何要出来做官?看大屏幕,介绍诗人的生平和当时社会背景。学习诗歌,也要学会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往往是解读诗文的有效突破口!3、他归园田居的目的是什么呢?为了获得个性的自由,为了保持人格的独立,为了保持品格的高洁!陶渊明一共做官十三年。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这十三年,是理想如镜中花、水中月般可望而不可及的十三年。这十三年,也是他的自由和个性被束缚,人格被压抑的十三年。最终,405年的一天,他留下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潇洒回归田园。(二)归向何处?明确:归向园田(齐读)问: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明确: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远近结合,动静结合。白描手法,清新质朴。概括追问: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明确: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这里衬托出了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情绪,这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暧暧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归园田居-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