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为了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心得体会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解放路小学六四班综合实践活动总结解放路小学郑晓银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当代青少年具有众多的优良个性品质,同时也确实存在一部分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的心理问题还比较严重。针对以上问题我在本班开展了关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专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一、落实既定工作目标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5.建立学生相关档案。二、具体工作1.认识研究的重要性。利用班会课介绍学生因不良心理导致的伤亡事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的必要性。2.指导学生完成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分析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成立活动小组,将全班学生分成八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小组长,负责安排本组成员分工,组织研讨等。介绍第1页共5页本次活动的步骤和方法。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3.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调查采访,搜集整理学生因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伤亡事件。各小组针对本组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讨论,分析问题学生形成的原因,完成调查报告。4.全班开展心理知识讲座,班主任老师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利用家长会给家长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是全员性的问题,是每一位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都必然会面临的挑战,包括那些学习优秀、在教师看来是“好”孩子的学生,也同样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许多研究与实践证明,有时这些“好”学生反而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因为,往往由于学习成绩好,这些“好”学生心理发展中不健康的侧面就常常被忽视,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和及时的帮助教育。如,一些“好”学生由于长期被宠、被捧,心理承受能力已变得极脆弱,稍不如意就发脾气,有的还采取极端措施进行打击、报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可见,心理健康教育并非只是个别学生教育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要课题。5.开展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队会,学生在以“认识自我”,“搞好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班队教育活动中使学生增强了自信心,同时也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以及与人交往的一些技巧;6.个别咨询与辅导。在全班性的心理知识讲座的基础上,我班开设心理辅导室,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学生在心理辅导室内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的有效途径。对于极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并转介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在个别咨询与辅导中,心理辅导老师做好相关的记录,耐心的为学生给予指导。特别是期中考试前后,学生面对自己的考试总会有许多的忧虑,心理辅导老师就予以劝慰,疏导,减少学生对考试的恐惧或忧虑,并帮他们认真分析得失。7.心理教育的学科渗透。我班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并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渗透起来,全方位地对第2页共5页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心理教育,在思品课中进行心理教育的渗透等,让学生并不是孤立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而是多方位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8.注重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与交流。结合家长问卷的情况,开展了一次家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