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实验室管理研究我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随着高校的规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也不断增加,致使高校的学生数量达到新的高度,因此导致现有的实验室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和教师的需要,现有的教学实验室和实验资源仍以一种传统的模式运转,对于学习规划、学业任务的安排非常有阻碍,因此创新实验室资源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任务的重点,尤其是实验室的管理,对于学生而言,做一些自主创新的实验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在激增的学生情况下,开放型实验室是一个必然的结果。我们来对比以下新旧实验室管理存在的差异,首先传统试验是需要专人看守,在规定时间内开放,对学生和教师使用实验室都需要进行专人记录,虽然这样对人员的身份确认可以做到准确无误,但是无疑增加了人力资源成本和劳动量。在rfid与人脸识别技术在开放实验室管理中,可以使用新进的计算机技术,分配学生和教师特有的唯一识别码,通过卡号进入,然后实现实验室使用的记录,可以做到二十四小时开放。1概述rfid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的简称,中文含义就是通过利用空间电磁波为通道进行通信,从而实现对象识别或者捕获相关信息的作用。射频技术是当今世界应用非常重要的技术,他是实现手机、电视、网络通信的基础,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开放型实验室的管理中,射频技术也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实验用品、实验设备的管理,实验人员的管理都有应用,但是单一的射频技术对于身份的识别会出现很多问题,例如身份卡被别人盗用、不明身份利用一些技术复制卡片,这样就无法实现人员的管理。射频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国外发展非常迅速,很多领悟都在应用。因为其种类繁多,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人员管理等方面。但是在我国,由于射频技术进入较晚,我国的研究水平相对较低,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射频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开始应用,虽然发展基础不是很高,但是随着技术的完善,射频技术会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应用技术。由于射频第1页共4页技术在实验室开放性管理应用还没有得到普及,仍处于实验阶段,并且先进的射频技术也是实验室管理的核心,因此首先必须实现技术的成熟才能更高效的管理开放性实验室,但是仅仅应用射频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人脸识别技术的结合。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对人面部的器官进行信息采集,然后输入到计算机当中,然后在进行识别过程中与计算机的模型进行人脸对比,面部特征一致就会通过,这种方式也存在很多弊端,对同一个人识别失败率也非常高。rfid与人脸识别技术结合技术是指通过两层识别门槛,第一道门槛需要通过rfid技术认证身份,单后第二道门槛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因为rfid技术和人脸识别技术都是通过计算机和相关传感器自动控制,对人员的工作量上是没有增加的,同时提供了较为安全的认证方法,并保证身份的唯一性。2rfid与人脸识别技术方案设计rfid与人脸识别技术方案设计需要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门禁器、电子门锁、id卡、具备识别功能的摄像头、网线、报警器、监控等。该方案的运行过程:首先学生或者教师需要进行人脸识别信息录入,对人们面部特征进行记录,然后将人身份信息写入id卡,每一个id卡对应一个人脸信息,当学生或者教师需要进入实验室时,第一步先激活门禁器,然后门禁器调出人脸录入的信息,通过与识别人的脸部特征对比实现开锁,电子开锁器需要在两项验证都通过且为同一人信息情况下才会开锁,同时,计算机会记录该人的开锁时间,并记录人脸信息以便于后期校验。具体的流程如图1所示:3人脸认证的工作流程认证系统开始工作的信号来自于rfid发出的信息,id卡刷到门禁控制器上,门禁控制器将信号传输到主机,然后主机通过远程控制开启摄像头,然后对刷卡人员进行人脸信息采集,采集后的人脸数据通过信号线传输给主机,主机通过内部人脸图像数据库进行对比,认证成功后门禁控制器和电子门锁开始工作,打开实验室大门,如果验证失败,门锁不会开启,但是同时会开启警报,提示认证人员信息不符,拒绝进入,同时主机会记录此次开锁行为,提供给管理人员进行备案。工作流程第2页共4页图如图2所示:系统中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