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及质量通病预防(一)、质量目标单位工程质量目标:单项工程合格率100%;确保本消防工程质量符合消防验收规范标准;(二)、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通病一、消防报警系统运行不稳定:原因分析:1、报警线路与强电线路未分开敷设或未有屏蔽;2、系统接地电阻过大或接地不符合要求;3、报警主机质量存在问题;预防措施:1、报警线路属于弱电线路与强电线路应分开敷设,条件不允许时,线路之间应有屏蔽网或报警线路采用屏蔽线,来减少强电磁场对弱电系统的干扰;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采用专用接地装置,工作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Q,当采用联合接地方式时,电阻值不应大于1Q。为使接地线在正常工作时保持零电位,防止建筑物其他金属体与接地线接触而产生电位差。报警系统的接地线一律采用铜芯导线。消防控制室接地板应用专用接地干线至接地体,专用接地干线线芯不得小于16mm2。3、选择报警系统时,一定要选择口碑好、市场占有率高且通过国家消防部门检验合格的报警产品。通病二、消防设备的延报、误报、不报。原因分析:1、设备运行时间过长,灵敏度下降或灰尘堆积探头表面;2、报警设备本身存在质量问题,长时间运行未有得到良好的保养,报警产品的性能下降;3、设备坏了或线路不通;预防措施:1、探头等设备运行到一段时间后,探头罩子表面会堆积灰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积越多,阻碍报警的速度或误报,所以设备必须定期检测清洗;2、检查设备本身有无问题,及时保养,尽量不改变原设计要求。如场所的功能有所变化,应根据规范要求,重新设置。3、定期检查设备,规范穿线过程,严格按规范、图纸要求接线,做到“不接错一根线,不少拧一个头”。通病三、报警与联动系统关系不正确原因分析:1、各逻辑关系输入不正确或未按规范编程;2、报警线路与联动线路存在问题。预防措施:1、认真仔细熟悉现场每一个点的位置、功能,熟练掌握主机的编程方法,结合现场实际需要按规范要求编程实现联动要求。2、在联动调试前,仔细检查各线路敷设是否正确,确保线路的畅通与正确;通病四、管道不严密、漏水原因分析:1、管道连接处,丝扣连接不严密、焊接处有沙眼;2、管道连接件,如管件有沙眼或质量存在问题;3、管道连接处漏水;预防措施:1、管口绞丝应正确,不能有斜丝、偏丝等现象,在上丝过程中操作规范,填料用量适中,方法正确,吃进深度适中。2、选择管配件时,要用质量好且通过有关部门检验合格;3、用试压泵进行水压强度试验、水压严密性试验,试验压力应达到设计要求。通病五、水力警铃不响原因分析:水力警铃管路接错或距离过长;预防措施:水力警铃的输送管道一般采用DN20钢管,且距离不能大于20m,警铃位置应放在常有人经过的走道或值班室内。通病六、末端放水试验,压力开关不能直接启泵原因分析:1、压力开关启泵压力值太小或未设定;2、管网堵塞,管网压力与压力开关显示压力不一致;预防措施:1、设置压力开关的启停泵压力;2、检查管路安装的正确性,确保管网无堵塞;通病七、管网压力不均匀,压力稳压不住。原因分析:1、管网堵塞或阀门未有全部开启(有焊渣或其他物质堵塞);2、止回阀漏水;预防措施:1、在管网试压前,进行管网水冲洗,管网的冲洗流速不宜小于3m/s的流量,冲洗应连续,直到入出口水色保持一致为止。2、管网运行前,检查止回阀阀片启闭是否灵敏。(三)、质量保证体系网络图(四)、质量保证体系自中标起,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在其领导下,由项目施工员、质量员实施对本工程的质量监控和管理,使工程质量等级纳入投标质量等级的控制目标。公司配合现场质保体系进行预控、监督和检测。从技术、工序控制、材料、质量检测、配合、产品保护等方面落实措施。(五)、质量检测程序质量预控及检测是保证工程质量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因此,我项目部从领取施工图到手之日起,经图纸会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单位工程质量评定,施工验收,直至竣工后保修服务,每个环节都由专人负责,专人检查,专人评定,层层把关,严格执行。同时认真接受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业主及业主委派的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和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