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相亮《践行师德铸就师魂》学习心得体会师德铸就师魂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句话是我国古代先贤对老师的定义。教坛几载风雨,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热爱学生是师德教育的核心。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是否高尚,主要看他否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能否坚定不移地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看他是否热爱学生,能不能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的深切关注,真诚地热爱学生已被视为当代教师的师德之魂。热爱学生是每一位教师最起码的道德要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教师很难做到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因为有的学生似乎永远没有出息,无论你怎样批评教育都照样我行我素;有的学生的智商似乎真的偏低,不管你如何苦口婆心的辅导帮助,他们依然是成绩单上的最后几名;有些学生似乎永远是品质恶劣的学生,他们自上小学起便是班里的捣蛋鬼,老师们的眼中钉。而这些学生也有自己的小天地,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他们排斥所有的老师,故意制造恶作剧,惹老师生气。面对这些学生,老师们逐渐丧失了所有的耐心和信心,对他们采取各种惩罚手段:体罚、变相体罚、心罚。有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狠狠的讽刺、挖苦他们,一点点的挖掉他们仅存的那点尊严和自信。耳闻目睹了许多类似的教育事实,让我非常震惊,这些孩子真的不可救药了吗。这些教师是真的爱自己的学生吗。新时期教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1要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是不断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血有肉有思维,有个性有情感有未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他的“需要层次说”中指出:“青少年时期的需要主要处于爱和归属的层次。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在需要方面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社交、归属、认可、得到爱和给予爱、自尊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第1页共4页等”。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尊重学生的人格,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鼓励他们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开拓创新。2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做好自己的教师工作。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教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教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教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3要特别重视办理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对待他们要春风化雨。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消除后进生的逆反心理。教学活动是师生双方情感和思维的交流,所以密切师生关系,有助于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鼓起学习的勇气。后进生常有一种自卑心理甚至有逆反心理。他们往往因成绩差而不愿见老师,更不会主动问老师问题。甚至会对数学老师有较深的成见和误解。久而久之问题愈聚愈多,思想包袱愈来愈重,学习就愈来愈困难。因而,教师在平时要多主动地接近他们,向他们提问、找机会与他们交谈,和他们交朋友,多给他们情感,使他们消除自卑感和对数学学习恐惧的心理障碍,使后进生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心态,让他们乐于和教师合作,乐于学习。毫无疑问,教育好一个“问题学生”肯定要比教育好其他学生付出更多的辛劳,而且大多“问题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习惯已造成偏差定势,要转变并非易事。许多老师常比较功利地认为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去管好一个“问题学生”,不如把这些时间用来培养好生,便轻易地放弃了那些更值得关注的第2页共4页学生。只有从人格和权益上更加重视这些“问题学生”,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去持之以恒地做好转化工作,我们才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成果,而...